另一種心理仿生學——讀《如何說服一隻貓》

先附上老家兩隻貓的照片,希望能增加點閱率或者提高本文的說服力 😂😂😂

 

在寫完說理之後,傑伊.海因里希斯再次能量釋放,這次把腦筋動到「貓咪」身上了。身為家裡也有貓的貓奴,我們總之知道貓咪的深不可測。偶爾,牠龍心大悅,逕自翻滾出白白肉肉的肚子讓你摸。但不一會兒,牠又翻臉了,咬起了你還沒摸夠的手。

作者在一次場合和一位家裡也有養貓的同事聊起貓咪之後發現,如果他過去專精的修辭技巧能夠應用在和貓咪談判(或者,更精確地說,是貓咪和人類談判),那未來遇到再怎麼難溝通的人,應該都不會是問題了!(註:這邊提到的「修辭」跟我們國中國文提到的修辭不太一樣,指的是「說話或說服的技術」)
「學習如何與貓講道理不僅可以增進你和貓之間的關係, 也可以幫助你與其他人相處。」
於是這本《如何說服一隻貓?》就這樣誕生了。 XD

傑伊.海因里希斯(Jay Heinrichs)
天下雜誌 2019/02/27 出版

讀過說理的朋友大概還印象深刻,這是本很紮實的工具書。不適合,也不太需要一口氣讀完,它比較像是說服的百科全書,針對各種工具技巧進行說明、討論與示範。

相較之下,《如何說服一隻貓?》顯得友善許多。當然,本書另外一群讀者群,想必是對準了貓奴。懂貓的人在閱讀時,大概會有許多「會心一笑」的時刻。

讀過本書後,我把這本書的定位視為說理的入門版。作者提到的修辭、說服技巧架構和說理是互相呼應的,所以你不意外地會在書裡也看到像是「邏輯」、「情緒」、「人格」這些說服的關鍵主軸,以此闡述溝通與說服的核心概念;只是主角這回被換成了「貓」(相信作者的家人都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是說理一書裡量大被拿來當例子的受害者)

不過,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如果沒有讀過說理的話,作者的某些舉例與說明可能會有點讀不太懂。雖然不至於影響閱讀,但閱讀的樂趣會稍微少了一點。先讀過說理的讀者再閱讀本書的話,反而是倒吃甘蔗,覺得本書是個輕鬆有趣的小品。

***

這篇文章標題我用了「心理仿生學」這五個字。根據定義,仿生學(Bionics)是「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一門科學。好比,主要的仿生學是基於對生物結構和功能原理的理解,來研製新的機械和新技術,或解決機械技術的難題。

心理仿生學是我靈機一動想到個新術語,意思是,藉由理解、探索動物的心理習性,來重新思考我們該如何面對日常生活的情境。在閱讀如何說服一隻貓?》的過程,我就時常感覺,有時我們真的該像貓學學 XD

好比書中有個例子,提到貓咪的「狩獵本能」。當然,狩獵本身就是動物的習性,只是貓咪在狩獵時的「專注」,正是我們人類時常該學習的。
「貓咪們表現出典型狩獵者的行為,用整個身體去跟蹤獵物。貓咪就像警察一樣,會看著槍指向的地方,用身體來瞄準獵物,方法就跟用槍來瞄準獵物一樣。」

作者說,在與人溝通時,我們時常是分心的。這句話當然指的是專注力上的分心,也可以暗示我們時常不確定溝通的重點,談論的東西總是分散的。借助貓咪的習性,我們該做的事情就是,「像雷射光一樣練習專注」。每次溝通,都好好想清楚目標、目的、期待結果是什麼,然後像貓一樣專注般地,進行溝通。除了專注之外,就連像是「貓喜歡鑽進紙箱」這樣的習性,也被作者拿來當作例子XD

書中就是以類似的形式,介紹了許多我們在溝通與說理過程可以留意的細節。對作者來說,有時,貓咪是溝通大師;有時,貓咪是我們的溝通假想敵。不管你懂不懂貓,是不是貓奴,對閱讀本書並不構成阻礙。當然,讀完之後,相信除了多學到幾招說服技巧之外,想必也會對貓的習性有多一點了解喔XD


書籍資訊:《如何說服一隻貓?
PS.如果你還沒讀過說理的話,也可以先看看我之前寫的,關於這本書的簡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