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學習「說話」的藝術:讀《說理I、II》

分享本書前,先來測試看看你的說話藝術:

Q.登機口前的地勤:「你在候補名單上排第八位……我們只多出七個位子。」
你會怎麼回應呢?

A.前面的七個人是誰?你的親戚?
B.噢,我一直在祈禱耶。我已經好多個月沒見到家人了。
C.告訴人們這個消息的工作一定很不容易吧。你看起來比較是喜歡帶給人們歡樂的人。
D.我無法接受。我必須和你們的經理談一談。
(引述自本書第二冊,頁353) 

Q.穿著可笑洋裝的女子:「我穿這件洋裝會很可笑嗎?」
你會怎麼回應呢?

A.當然不會。但我不確定這件洋裝適合你。
B.你是指哪個部分?
C.但你穿那件藍色的看上去更迷人。
D.你脫下來的時候也沒有比較不可笑啊。
(引述自本書第二冊,頁351) 
(建議答案放在本文最下面) 

你選了哪個答案呢?很多人想問,這有「標準」答案嗎?
是的,確實沒有,並沒有哪一個答案「不可以」。
不過,作為一種溝通手段的語言,我們溝通,往往是為了希望得到期待的結果。
而這就是溝通最困難的地方了:該怎麼做,好最大可能地得到我們期待的結果和反應?

原來,這一門專業,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就被古人研究過了。作者傑伊・海因里希斯從學生時期開始發現這樣一門學問——修辭學,一讀之後就停不下來。長大後,還讓這件事情變成了自己吃飯的工具,獲邀擔任許多企業的說服顧問。


說理》這本書介紹的並不是一種純粹的「話術」,而是希望深化思考語言和文字的力量,帶著讀者重新思考這種工具在各種溝通情境裡頭的影響力。這種覺察能力一旦長出來,我們期待透過「溝通與說服」而達成的事情將更可能發生。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看著裡面提到的超級多例子,我常想「為什麼作者會『這樣說』,而不『那樣說』」?後來我才發現,這種跳出來思考的練習,不正也是我們常在諮商室裡陪個案思考的事情嗎?「在這種情況下,你當時這樣說,是帶著什麼的意圖?想達成怎樣的結果?實驗成果是怎麼樣呢?」

我們帶領個案探究這些互動的工具,就是各種心理學理論。而在本書裡,作者認為,關於溝通與說服的答案,就藏在本書的標題與副標裡,它寫道:

Thank You for Arguing(謝謝你和我爭辯,天下雜誌翻譯為《說理》也很有意思)
What Aristotle, Lincoln, and Homer Simpson Can Teach Us About the Art of Persuasion(「亞里斯多德」、「林肯」和「辛普森」教會我們的說服藝術) 

如果說亞里斯多德是理性、邏輯的代表,林肯就是感性、情緒的代表,那辛普森呢?(沒錯,就是這個辛普森XDD)


對作者來說,適度的「人性」、「幽默與詼諧」也是溝通時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書正依循著這「邏輯」、「情緒」、「人格」這三大主軸來闡述溝通與說服的核心概念,並且將之應用在各種需要溝通的大小場合。 

身為修辭大師(此書提到的修辭跟我們國中國文提到的修辭不太一樣,而是指的是「說話的技術」),作者果然不簡單:他很根本的就是修辭這個專業的實踐者!



你可以在《說理》這套書裡,看到作者舉的許多例子,都是來自他自己切身的生活經驗。 (雖然我不太確定他的家人,太太啊、小孩啊⋯⋯是否同意被當成例子放在書上XDD) 看著作者與家人的各種互動,時而理性、訴諸邏輯,時而感性、回到關心的一面來動之以情,更多時候,作者(或他的孩子)回應的話語,更是幽默,讓人噗嗤一笑XD

如果你還是不確定說話,乃至於說服這門藝術的重要性,不妨先看看作者在書裡提到的「常見溝通困境」,你一定會發現,能否好好說話,影響層面實在太大了;而學習好好說話真的是一門很必要而基礎的技術。
  • 有時,我們溝通是為了展現關心、軟化對方。為何有時反而適得其反?
  • 有些時候,好好溝通可以確保聽眾會跟隨你、甚至對你產生好感。 但為什麼有時我們一聽某些人說話就倒彈(台語)?
  • 好的溝通能力,甚至能提升他人眼中你的能力,該如何善用這樣的工具?
  • 如何善用「非語言」部分間接傳達與溝通? 
  • 如何善用正確的時機(timing)做有效的溝通? 
  • 你有用正確的媒介進行溝通嗎?在手機、3C暢行的年代,該如何使用不同溝通媒介?
除此之外,再更進階一點,說理技術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必要工具:
  • 面對不合理,甚至是霸凌的狀況,該如何有效溝通?
  • 如何善用邏輯、找到謬誤,成功說服對方?
  • 如何利用語言這項工具,找出自己可信任的人? 
  • 做錯事了,如何好好扭轉局勢,修補搞砸的情境? 

市面上教「說話」的書非常多種,本書很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有蠻大一部分的基礎是根植於紮實的學問,涉及到哲學、政治、心理學、人類學等。所以,本書讀起來並不會給人「流於空談」,「出於作者個人意見」的感覺;而是一本融會了數百年歷史的「說話技術」之成果匯集,也難怪本書被非常多大學指定為必讀讀物(我們在學生時代真的真的很少有好好訓練說話的機會⋯⋯)。

同時,我覺得這本書另一大亮點是,作者信手捻來引用的例子,有的出於親身經驗、有的是電影、影集裡頭的對白,透過作者像是導遊般的導覽,我們真的比較能夠「看清楚」溝通運作的模樣(比較可惜的部分是,作者引用的一些電影或影集還沒看過XD,也許看了會更有感覺)。

讀完本書或許不會立刻讓你變成「溝通大師」,可以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作者期待「訓練」大家的,比較是從「生活」情境著手。希望告訴大家,透過修辭這門藝術與技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對話的可能性」。

這讓我覺得這本書讀起來比較像是在培養溝通的「心法」。當心法訓練得宜之後,搭配一點技法,我們就能有效勝任各種需要溝通的情境(好比演說、衝突、談判,乃至於寫作等)。 我會誠摯推薦這套書給下面類型的讀者:
  • 需要使用語言、溝通來工作的人 
  • 希望能提升自己說話藝術的人 
  • 時常需要透過語言來有效影響他人者 
  • 常常說錯話、詞不達意、不確定自己說話動機的讀者
書籍資訊:說理I+說理II(套書)天下雜誌2018/12/26出版
書裡面建議的答案都是C,你「回應」對了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