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9/12:初談網路品牌經營與大眾推廣

各位讀者大家好!2021年我在《張老師月刊》連載了一個專欄:「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因發表至今已超過一年了,最近會慢慢將之前的文章,以一個月一篇的速度分享到這邊。

如果對於新議題感到興趣的讀者,也歡迎支持《張老師》的紙本月刊或電子雜誌唷!
這次要分享的是專欄的第九篇文章。

文章出處:張老師月刊,2021年9月號,525期。

初談網路品牌經營與大眾推廣

撰文/蘇益賢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現在幾乎是個「人人有粉專」的時代,這股浪潮也吹到了助人工作者身上。特別是比較年輕、熟悉網路使用的助人者,可能已有不少人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或粉專。

個人網站、臉書粉專或部落格,確實是種建立個人品牌與形象的好策略。這些網路平台更是我們在大眾推廣、分享心理衛教文章時,很好的基地。

不過,在建立、經營網路平台,以及在網路上以文章、影音形式進行大眾推廣的過程,背後其實藏著不少值得留意的細節。這期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將以「心理師想跟你說」——這個我與丁郁芙心理師經營了超過六年的粉專——為例,為大家整理一些我們從經營過程當中學到的事。

思考經營粉專/網站的初衷

在開始工作一、兩年之後,我發現民眾對於「諮商」其實有著不少擔心與困惑,好比:該如何透過諮商與心理師「工作」?我們的關係與朋友有何不同?諮商頻率如何安排?等。因此,我邀了擅長製圖的郁芙心理師共同製作了一份衛教圖文:「諮商前,心理師想跟你說的十件事」。完成後,我們將這份文件分享在私人臉書。不少學長姐看到後,建議我們不妨成立「臉書粉專」,以利更多心理師或個案可以直接看到這些資訊,造福更多人。

2015年時還沒這麼多人有經營粉專的經驗,我和郁芙討論後認為這值得一試。於是,便沿用了當時衛教圖文的標題,將粉專取名為「心理師想跟你說」。

在粉專簡介處,我們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我們是丁郁芙、蘇益賢臨床心理師。致力於推廣易懂、實用且有科學基礎的心理學給更多人知道。」這是在經營粉專、網站與個人品牌前時,值得思考的「品牌宣言」:「我為什麼要創立這樣的粉專、品牌?」早一步替讀者思考清楚,「自己」與「讀者」之間可能的連結點是什麼。

當然,「因為我想宣傳自己,所以創了這個網站或粉專」也可以是一種出發點。但換位思考一下,身為讀者時,我們大概很難從這種出發點的平台上,快速找到自己與對方的連結,故難以維繫自己與這個品牌的關係。

因此,在建立這些平台前,第一個可以問問自己:「我的初衷是什麼?我的初衷之於讀者可能有怎樣的意義?」試著將背後的想法做整理與說明,能幫助你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思考不同平台的優劣勢

在這個平台爆炸的年代,要用什麼平台經營品牌,選擇真是太多了:臉書、部落格、個人網站、Instagram⋯⋯一口氣經營許多平台,對身兼助人工作的我們來說實在不合理。清楚釐清自己創立網站、平台背後的原因和需求,你才能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以臉書為例,在臉書觸及率政策不斷調整的情況下,我們後來發現它並不是一個「衛教資訊」合適的存放地點。在發文後,文章其實不會觸及「所有」粉絲,加上臉書內建的「搜尋」功能也很差;我們認為它更適合被定義為「短期公佈欄」。

回歸當初成立平台的期待與需求(存放、公開衛教資訊),我們後來發現「部落格」更適合作為「衛教資訊資料庫」。因此,後來我也申請了一個部落格(心理師的口袋),會把我們放在臉書上的衛教文章,同步分享與備份在部落格,以利民眾搜尋他們所需的資料。

因此,行動之前的第二個思考是:「我希望透過平台,來向大眾說什麼?或者為大眾做些什麼?在此基礎下,怎樣的平台是比較合適的?」

多了第二份工作:我的時間夠用嗎?

如欲將臉書、部落格作為經營品牌的管道,持續創作內容來分享、與民眾互動,就變成了「工作」。在其他產業,創立臉書粉專、IG也是經營用戶與企業關係的常見方法。企業甚至會雇用「社群小編」來專職製作發文內容、與讀者互動。

但本身有「助人工作」作為正職的我們,在經營平台時背後所有的創作、互動與行政工作,都得自己處理。是故,第三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在我成立這樣的品牌與平台時,我期待自己每天花多少時間來經營?我多久能發一次文?發文之前,我又需要多少時間來創作?」

對每一個發文行動都有所覺察

剛剛提到「發文」,另一個在經營網路平台時得留意的是:我們同時身兼「小編」與「心理師」角色這件事情。

在觀看粉專或部落格的民眾中,有些人可能是你手上的個案,或是會成為未來個案的讀者。因此,在發文書寫、與網友互動的過程,我們得謹慎檢視自己的網路行為,跳出來檢視自己在網路人際中呈現的形象。這些都可能會對治療關係造成影響。好比,我曾在一些心理師經營的粉專上看過:過度裸露的照片;針對時事進行評論,但在沒有與當事人碰面,當事人也未就診的情況下隔空診斷;過度揭露個案治療歷程資訊等。類似這樣的發文內容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值得深思。

平台是我們發聲的管道。一個讓你被看見的地方,也同時是你被「檢視」與「觀察」的地方。特別是你在文字、互動過程中,展現了怎樣的個人理念與價值觀,讀者都看在眼裡。

還記得某段時間,婚姻平權議題沸沸揚揚。我們整理了當代的一些科學資料來回應這個議題,當天發現有不少粉絲以「退讚」來作為回應。這種攸關價值觀、理念的選擇,可能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自己與讀者,我們需要有所意識。

在粉專經營初期,我與郁芙心理師會互相作為彼此的「把關者」。在發文之前,我們會互相聊聊,你為什麼想分享這則資訊?背後的想法是什麼?發文之後可能有哪些潛在影響等。這種「後設(meta)」的發文意識,是我認為助人者在經營粉專、部落格之前,非常需要培養的能力。

準備大眾推廣與衛教資訊的提醒

最後想針對發文的素材來做些提醒。不少助人者會將自己工作時與個案互動的經驗整理成文字,拿來分享。多數人都知道,攸關個案隱私的資訊,需要以「改寫」、「去除個資」形式處理。不過更基本的是,心理師「將治療內容進行書寫、改寫並分享的行為」是否與個案討論過?有事先取得個案同意嗎?

雖然,你可能分享的是你與個案A討論過的內容,也獲得了A的同意。但與此同時,個案B、C、D⋯⋯若碰巧看到了這樣的分享,會如何理解這樣的文章呢?此是否會潛在影響到你與其他個案的關係?

又或者,某些個案的心理狀態、疾病特質(如被關注的需求、妄想意念等),會如何與「心理師的公開分享行為」夾雜在一起?在實務上都不是容易處理的議題,值得深思。

其他分享時需要留意的「地雷」還包含:不小心揭露了心理測驗工具之素材;分享內容涉及版權內容而未適當引用與交代出處等。

***

在網路日益發達的年代,它可以是我們推廣心理健康、建立個人品牌的助手,卻也可能影響到個案與心理師的關係。期待本文提醒的一些方向,能讓有心想嘗試經營粉專、部落格等個人品牌的夥伴,能有更具體的準備方向。並能在經營之前,早點意識到「藏在細節之中的」魔鬼,並提醒自己要更謹慎地面對與處理,以免品牌建立不成,倒先砸了自己的招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