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10/12:準備一場有記憶點的心理健康講座

各位讀者大家好!2021年我在《張老師月刊》連載了一個專欄:「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因發表至今已超過一年了,最近會慢慢將之前的文章,以一個月一篇的速度分享到這邊。

如果對於新議題感到興趣的讀者,也歡迎支持《張老師》的紙本月刊或電子雜誌唷!
這次要分享的是專欄的第十篇文章。

文章出處:張老師月刊,2021年10月號,526期。

準備一場有記憶點的心理健康講座

撰文/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專長:接納與承諾治療、第三波行為療法之整合,正向心理學,職場心理學與員工協助。)

不管在教育、醫療,乃至於企業或社區,心理健康相關的演講需求,其實是持續存在。這對心理師職涯發展來說,是一塊潛在的藍海。不過,要走出我們習慣的舒適圈,前進各種場域,和更多不同特質的人互動,背後有些「思考方式」是需要轉換的。

這次專欄,我想與新手心理師分享的是「如何準備一場有記憶點的心理健康講座」。從取得執照到撰文的此刻,這幾年我承接了超過八百多場講座、工作坊或採訪。裡頭有些十分成功,也有不少講座結束之後,我深感「內傷」。以下想整理的是我在過程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期待能協助大家找到「第一次演講就上手」的使力點。

善用我們熟悉的心理學概念,重新設計友善的聽講體驗

過去在認知心理學課堂中學到的不少知識,從「注意力」、「動機」到「記憶力」,都能幫助我們在規劃一場講座時,早一步「換位思考」,站在聽眾立場,設計一場對聽眾大腦與認知更友善的演講。

以注意力為例,這幾個問題頗值得思考。如:演講舉辦的時間,是早上九點?中午吃飯時間(企業時常在吃飯時間辦講座)、午休後的第一堂課?下班之前?而動機層面,不妨早一步詢問參與者的身份別,是醫療體系的患者、家屬?是(非自願參與的)學生、或是付費而來的聽眾,都可能因動機不同而影響到他們的專注力。

再以學校演講為例,我可能會詢問課程承辦:(一)聽眾的身份,是老師、學生、家長。並多問幾句,依據承辦的過往印象,你對這些參與者的觀察是什麼,有什麼需要留意之處嗎?(二)聽眾的參與動機:是自願報名、因課程/認證所需而來,或其他出席的動機。(三)這次講題,參與者過去是否有聽過?如果有的話,過去講師大致分享了些什麼內容。對於這次的講座內容,承辦有建議的分享主軸嗎?在講座開始前,「承辦」其實是我們最好的「講座概念化」的資料來源。與承辦保持聯繫,建立關係。在講座準備與進行時,你將更得心應手。

除了人之外,「地」與「物」也影響著講師與聽眾彼此的狀態。有些承辦會主動提供講師演講場地照片,讓講師更容易想像上課的環境與細節。講師離聽眾距離遠近、容易互動嗎?

此外,疫情時代對聽眾上課的過程有影響嗎(如梅花座;遠距演講是另一個大議題,無法在此一併討論)?投影幕是否夠大?現場有無喇叭以利使用影音教學?這些小細節的事前確認,也能有效提高之後上場的「安全感」。

演講本身即是「溝通」

在演講裡,講師該如何使用時間,有幾個因素值得思考:(一)講座時間長短、中間有無休息時間;(二)講座的企圖有多深,亦即,承辦希望這個有限的時間內,能提供學員的是初步認識、點到為止,還是能帶走實務應用的概念?

對講座期待稍加釐清後,我們可以就「有效溝通」的角度來思考,這樣的期待如何透過「人際互動與體驗」來達成。講座過程中的人際互動包含三者,(一)講師對聽眾的語言、非語言溝通、(二)講師使用的輔具,如簡報、投影片等,(三)聽眾之間的語言、非語言溝通。以下分項簡述之:

(一)講師本人:過往我們較熟悉的一對一溝通,在換到「一對多」溝通時,可能會出現不少盲點。在某次講座時,我答應對方可將講課影片錄製上傳,這一看下來(儘管十分殘忍),真能看見不少後續自己可以改進之處。小至贅字、無意識的動作,大至站姿、缺少眼神接觸等,都能透過錄影具體呈現出來。

(二)簡報等輔具的設計:坊間已經有不少值得參考的分享或書籍,旨在提供講師「修煉」簡報內容。大原則包含:避免塞滿文字的簡報;能用嘴巴說的話,就不要放在簡報上;圖勝於文字、影音勝於圖等,這部分通常能透過練習來提升的。「你的簡報在對聽眾說什麼?這樣的簡報,你會愈看愈想睡嗎?哪幾張簡報感覺是誘餌,可以讓聽眾上鉤,產生興趣而想聽你多說一點?」這是我在做完簡報之後,會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三)學員間的互動:還記得以前上課時,最期待的除了下課外,就是老師開放同學之間的小組討論了。這看似閒聊的時間,除了可讓聽眾緩衝一下大腦空間之外,講師若能設定合適的討論議題,往往還可引發一波討論。學員除了有機會互相看見、彼此學習之外,更能間接趕走不少瞌睡蟲。

我的經驗發現,以下幾個原則有機會讓團體討論的效果更好:(一)時間限制與公告、(二)告知學員將以抽籤方式決定晚點的分享,避免參與者們的社會閒散、(三)講師在討論時可隨機參與不同小組討論,提供一些觀點,鼓勵學員回饋,強化他們分享的動機。

不貪多,帶走三個觀念就好

回到認知心理學概念,怎樣的概念容易被記住呢?不妨善用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和時近效應(recency effect)。在講座一開始如何讓聽眾(對這堂課)有好的第一印象?什麼素材可以鉤住聽眾的注意力?當聽眾對講座開始的印象不錯,他們的動機與專注力通常可以維持一陣子。

而講座即將結束的收尾也是另一個「記憶」好時機。「倘若講座後,聽眾只能記住三件事,那會是什麼?、如果只能記住一件的話呢?」這兩個問題也能幫助你聚焦講座的核心。

新手講師常因焦慮而準備了「過多」的資訊。不少人正式上場後,才發現時間不夠用。後面急著把東西「講完」,聽眾一下子被塞了一堆東西,頭昏腦脹,講座結束後也沒辦法留下多少概念。

利用回饋來刻意練習

專欄前期曾介紹過利用「刻意練習」概念來提升基本助人技巧的原則。同樣概念也可以用在演講上。我自己的主要取得回饋的來源,多半是課程邀請者,以及課後的滿意度問卷資料。

特別是邀課承辦,因為開課需求,他們多半都跟許多講師互動過,哪些安拍的效果好、哪些無法提昇學員動機?他們其實都看在眼裡。也許是演講後與承辦閒聊幾句,又或是透過信件誠摯詢問,都可獲得不少具體而客觀的回饋。

此外,若有機會的話,亦可多參與其他講者的分享。演講和治療一樣,是非常具有個別差異的人際歷程。每個講者都會慢慢長出自己的樣子。透過觀摩、學習,我們可以持續反思,這位講者某些設計深得我心,我可以如何效法?同時一邊觀察,哪些內容,聽眾特別有反應,背後原因為何?

「觀摩學習」可別侷限在心理領域。坊間有許多主題的「收費講座」,為什麼這類活動可以收費,講師分享的亮點是什麼?不妨挑場自己也感興趣的主題,試著「替代學習」,相信也能幫自己的「演講資料庫」補充不同養分。

最後想提醒的是,演講和諮商一樣,光說不練是沒有幫助的。小至三、五人的團體分享、大至上百人的講座,只要我們願意把握這些分享的機會,心理健康的種子就有機會被帶到更多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