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vs.聰明?——讀《活用卡內基訓練,帶出快樂成功的孩子》

#教養難題二選一 #小孩才做選擇 #如何帶出快樂成功的孩子?


(備註:本篇之前刊登在Facebook上,大家的留言都超精彩,這邊去看看,別錯過!!)

如何陪伴青春期孩子?對爸媽來說,一直都是挑戰。

有時回想自己青春期時的歲月,不禁羞赧,是啊!其實就連我們自己也是,在青春期時,那種毛多、煩躁,卻亟欲探索、證明自己的不穩定狀態。爸媽要拿捏好相處之道,其實真不簡單。有時只是多問了句「功課寫好了沒?」就好像踩到地雷一樣。

其實,在陪伴青春期孩子的路上,爸媽有時缺少的並不是技巧,而是需要重新調整與孩子相處時的「切入角度」。這是這次的推薦閱讀《活用卡內基訓練,帶出快樂成功的孩子》一書給我的啟發。

在前言裡,作者黑幼龍老師引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辛格的真實經驗。有次,這位教授的小女兒天真的問了爸爸:「爸爸,您希望我們將來變得更聰明,還是更快樂呢?」

如果孩子問你這個問題的話,你會怎麼回答呢?

這個問題恰好點出了兩種關注的焦點:「聰明=功課面」與「快樂=生活面」。如果問問孩子,你家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比較在意的是他/她的功課面,還是生活面呢?

之於爸媽,關心孩子課業當然是必要的。不過,如果我們「只」看見孩子的課業,而忽視了其他孩子生活的面向,對孩子來說其實不甚公平,也容易引發親子衝突。一個覺得爸媽只在意自己功課表現的孩子,又會和父母有多好的溝通呢?

在《活用卡內基訓練,帶出快樂成功的孩子》這本書裡,黑幼龍老師將他熟悉的卡內基概念,應用在「青春期孩子」的教養議題上。呼籲爸媽一起來關注孩子生活的其他面向,特別是與「人」有關的面向上,諸如:自信、熱情、溝通、人際互動、領導力等。這些概念其實都是從青春期開始,非常值得帶入親子教養之中的主題。

出社會之後,大人應該都時常聽見類似說法,像是「先學做人、再學做事」,或者「與處理事情相比,處理人的問題更困難」等。其實都在提醒我們,與「人」有關的生活技能,在長大、出社會之後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不久的將來,爸媽在陪伴孩子時,內心關注的不再只限於孩子的課業,更多的關注還包含孩子的人際、溝通、情緒管理等與「人」有關的技巧。

相信孩子也會感受到,爸媽在意的不只是你的課業,而是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你和同學處的怎麼樣?你能不能娓娓道來自己內心的想法,並有效傳達給大人知道?你在哪些領域是有熱忱的?你如何應對壓力?有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舒壓方法等⋯⋯

我相信,在教養路上,找到更多不同關注的焦點,就有機會重新改變親子之間相處的壓力。敬邀對此議題有興趣的爸媽們,翻開《活用卡內基訓練,帶出快樂成功的孩子》本書,找到更多「關注角度」,應用在陪伴孩子的路上,讓孩子長大之後成為一個擅長做事,也會做人的成熟大人!

【本次推薦閱讀】

書名:《活用卡內基訓練,帶出快樂成功的孩子
作者: 黑幼龍
出版社:發光體文化 Luminous Publication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qNNbe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