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孩竟然不怕「那個」?:摘自《轉動內心的聚光燈,看見人生更多可能》

➤日本小孩竟然不怕「那個」 ➤摘文
➤童年成長經驗如何影響我們的「念」

 我曾看過一集日本節目,在外景現場,有一群孩子好奇觀察著一個透明培養箱裡頭的生物。他們喜孜孜看著這個在當地被戲稱為「都市傳說」的生物。有的孩子甚至好奇往盒子靠近,想聞聞牠的氣息。節目裡,孩子聞到味道後說:「唉呀,還真臭呢!」然後彼此哈哈大笑。

 這個生物台灣也有,而且是許多人(包含我)心中的夢魘。牠有著咖啡色、閃亮色澤的外表,兩根長長而且一直左搖右晃的鬍鬚,有六隻腳。有的會飛(最可怕的那種),有的只用爬的。夏天特別容易看見牠,尤其是在半夜,你走到廚房,把燈打開的那一刻。你可能會在餐桌上、廚餘桶,又或是洗手槽上看到牠……

 你猜到了嗎?這個被日本孩子當作寶物,有的孩子甚至說,能看到牠覺得十分感動的生物……沒錯,就是蟑螂!

🪳🪳🪳🪳

 我的天啊,蟑螂欸!我永遠忘不了,日本孩子看到蟑螂後直說「真感動,沒想到能親眼見到蟑螂」,然後還請主持人幫自己和蟑螂拍照(背景播著麥可傑克森的〈拯救世界〉這首歌)。

 為什麼這群孩子面對蟑螂的反應,與我們多數人如此不同?原因在於,蟑螂在北海道是非常罕見的生物。據資料表示,北海道長年低溫,非常不利於蟑螂的生存。因此對多數北海道居民而言,蟑螂一直以來都是一種「聽過」卻鮮少見過的神祕生物(所以才被稱為「都市傳說」)。

 可以想像嗎?我們對「蟑螂」的判斷,很大一部分是從爸媽那邊學到的。想像一下,一個在北海道長大的孩子,可能會從爸媽那兒學習到的蟑螂資訊大概是:「蟑螂是一種熱帶才會出現的生物,在我們這很罕見,幾乎都看不到哦,是非常罕見而特別的生物呢!」

 但若把地點拉回台灣,一個在台灣長大的小孩,又會從父母那邊學到什麼關於蟑螂的知識呢?八成大概是媽媽看到蟑螂之後大叫:「快叫你爸來殺蟑螂啊!」又或者是爸爸看到蟑螂飛起來之後,也跟著大叫「怎麼飛起來了啊啊啊」的畫面。

 思考一下,在孩子還沒有學到任何與蟑螂有關的知識之前,蟑螂本身是一個「中性的存在」。但在看到爸媽與蟑螂的互動之後,他們就在大腦中建立了一個「蟑螂=討厭」、「蟑螂=噁心」、「蟑螂=危險」這樣的印象。這種學習,是非常默默、下意識,卻有驚人影響力的。

 心理學研究發現,在孩子成長路上,所謂「學習」,或者我們這裡指稱的「累積大腦資料庫知識」,主要有三種方法:

🌞 第一種學習,源自我們的親身經驗。摸到熱水壺之後感覺痛,因而在腦中累積了「熱=危險」、「碰到熱=痛」、「熱=要避開」這樣的知識。這是一種成本最高的學習方法,神農嚐百草就是親自體驗的學習方式。

🌞 第二種學習,是透過長輩、老師、爸媽直接的言語告知。爸媽指著熱水壺,一邊告誡著你:「這很危險。」因為我們信任父母,所以我們也會把這樣的觀念直接學起來。又像是媽媽告訴孩子說,「蒼蠅碰過的食物不能吃」,也是一種藉由言語告知而學習起來的觀念。這種學習的成本比較低。因此,有許多古人應該感謝李時珍,在我們翻閱《本草綱目》之後,也是透過語言知道有些草不能吃,這也算是言語學習。

🌞 第三種學習,稱為社會學習。一個人透過觀察,而意識到、學習到某些觀念或規則。正如初次與蟑螂相會的孩子,親眼看到「爸媽在碰到蟑螂之後展現的行為反應」。對孩子而言,看在眼裡,也是一種學習。爸媽透過具體行為,展現了對蟑螂的恐懼與嫌惡,而在旁觀看的孩子,就默默學習到「蟑螂=危險」的連結。「言教不如身教」在講的就是社會學習。

 綜合來看,爸媽的教養與跟孩子的互動,正是孩子小時候大腦資料庫最主要的資訊來源。為什麼嬰幼兒這麼聽爸媽的話呢?對小小孩來說,要獨立存活是不可能的。這時父母的存在就變得非常重要。父母是少數會無條件回應小小孩需求的人。而孩子發現,要讓父母願意回應自己的需求就得「聽話」。孩子如果聽話,大人就會正向地回應他。因此對小小孩來說,聽爸媽的話,並把爸媽的話記起來,其實是攸關生存的任務。

 當然,這背後是有風險的。原因在於,爸媽不可能永遠是正確的。但是對毫無判斷能力的小小孩來說,「爸媽永遠是對的」。即便爸媽現在心情不好、剛喝完酒、剛被裁員……所以不小心說出了不適當的話,小孩都會將這些話放在心裡,並且嚴肅以對,把它放進大腦資料庫當中。

 近幾年市面上出版的許多心理書籍都在探討父母、雙親的教養方式,會如何影響到一個人成長。裡頭常見的論點是,許多我們長大之後的心理議題、人際困擾,很可能都與童年時期有關。

 這種論述讓許多人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現在會這樣,原來「其來有自」。但這種論述也讓不少人從此心生埋怨,認為自己現在會這樣,背後的「兇手」原來是父母。

 本書是一本討論「轉念」的書,我也想對這樣的現象,陪讀者做點「轉念」。除了關注「過去」是如何影響我們之外,本書更想邀請讀者把眼光轉向「未來」。儘管童年時期,那一段大量知識與經驗累積的時期已經無法回溯重來了,但長大之後的我們,在理解「往者不可諫」的同時,仍要記得「來者猶可追」。

 對一個不熟悉大腦運作、發展心理學的人來說,「跳出來」檢視自己童年累積的知識、觀念、信念與判斷,其實是困難的。而這些被當作「真相」的「非真相」,很多時候就是我們「轉念」之所以困難的原因。

 我常問個案,你的筆電、手機、平板用一陣子之後,是不是會跳出「軟體升級通知」。為什麼軟體需要升級呢?因為本來以為會很好用、很OK的設計,在使用者用過之後,有人發現了一些bug(臭蟲)、找出了一些可以優化的環節。於是,工程師透過這樣的意見回饋,對軟體進行調整、修改,讓你能享受「升級後的軟體」,在使用上愈來愈順手、便利。

 那麼,我們大腦裡面的軟體——這個主要安裝於童年時期的軟體——有多久沒有升級了呢?

 我在寫每一本大眾心理學讀物時,心中想的都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讀者生命中「更新」大腦軟體的工具。這本書也不例外,透過一些觀念闡述、案例分享、小練習,本書想陪讀者找到一些「過時」的軟體,然後學習新的觀念,替這些軟體升級,更新一下,變得更適合你「現在」的生活來使用。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希望各位能夠一步步累積新的知識,為之後的「轉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文摘自蘇蘇的新書,請大家參考指教~

🔦《轉動內心的聚光燈,看見人生更多可能》

🔸紙本書 https://reurl.cc/Rj9aR9
🔸電子書 http://moo.im/a/78hmux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