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之日》——讀小說,學轉念

🔸讀小說是最佳的轉念練習
🔸心理師讀小說
🔸無罪之日
🔸無雷推薦

之前出了討論轉念的書之後,有些讀者詢問:「除了在遇到煩惱的時候,有機會練習轉念之外,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培養自己轉念的『基本功』嗎?」

我當時的回答是:「有啊,多看看小說吧!」

藉由小說架構出來的世界觀,透過作者的筆,我們彷彿打開了一道「轉念練習題」。特別是犯罪、推理類型的小說,那種發現真相之後的「啊哈」或者是「怎麼會這樣」的感覺,不只是閱讀樂趣所在,更是累積我們「轉念」實力的好素材。



最近閱讀了日本小說家早見和真寫的《無罪之日》就十分有感覺。雖然說「真相,永遠只有一個」,但在閱讀小說的過程,我才不斷發現:「我們第一時間以為的真相,其實往往不是真正的真相」。再仔細一想,不只是小說如此,其實人生不也常是這樣嗎?
本書女主角:田中幸乃,三十歲,因涉嫌縱火燒死前男友的妻女,六年前遭判處死刑定讞。稍嫌不自然的面容與低下的出身,對比犯案時的心狠手辣,讓此案件一時甚囂塵上,成了最轟動的社會新聞。
這本小說以田中幸乃犯案後的判決為起點。然後,再搭配法院判決過程的每句內容作為章節架構,從第一章的「沒做好心理準備的十七歲母親……」、第二章「遭到繼父嚴重家暴……」,一直到「因其事先預謀且有強烈殺人意圖……」、第六章「毫無悔意……」、第七章「證據極為可信……」與最終章「判處死刑……」。

一句句看似富有重量、鏗鏘有力的審判與判決,原來未必和我們所想的一樣。我發現這個故事,正是練習轉念的極佳素材。

當我們把看事情的角度稍微調整過後,總能找到我們過往未曾留意過的重要細節——特別是,在人命關天的法庭上,這些不一定有機會被看到的細節,很可能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

人們有種傾向,會把自己在第一時間的「以為」,當成「真相」,而且是「唯一的真相」。我們時常是先下結論,再來找證據。但往往,悲劇就是在這樣的「自以為是」之後發生的。

讀完小說,我慶幸著,這只是一個故事。這就是讀小說巧妙的地方,我們在這個「模擬世界」裡面,測試著自己的思考與看待人性的觀點。不管有沒有猜到所謂的真相,我們都將更有機會知道,自己看人、看世界的慣性是什麼。

這篇文章,希望能以無雷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這本作品(好難啊XD)。也歡迎有緣的讀者看完《無罪之日》這個故事之後,再來重新讀讀這篇分享,也許又能找到更多值得延伸的觀點~

本次推薦閱讀

《無罪之日》(紙本書)
《無罪之日》(讀墨電子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