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那些讓人感覺被困住的性別框架:讀《致未來的男孩們》

#跳脫性別刻板印象 #覺察才能帶來改變
#每個人都可以 #成為自己心中喜歡的模樣
「他們的日常生活總是包著一層性別偏見的薄膜,那層外膜有時薄得彷彿就快消失,有時又厚得壓迫著日常。」——太田啟子
  雖然,對多數人來說,「男尊女卑」這種明顯的性別歧視,可能已經是「古早時代」才會發生的事了。但只要我們睜大眼睛,其實還是能看見許多對於不同性別的「隱性差別待遇」,在現在的生活中持續發生著。
 「女生啊,不要當什麼律師比較好吧⋯⋯」
 「男孩子會欺負你,是因為他喜歡你喔!」
 「女生就是要有修養,發什麼脾氣?」
 「還哭?男孩子哭什麼哭,丟臉!」

這些話語,你覺得熟悉嗎?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這些似是而非,但對某些大人來說卻「感覺正確」的想法,其實很容易在無形之中,直接或間接傳遞到孩童身上。

對還在長大的孩子來說,他們學習的「吸收力」驚人,但更為關鍵的「判斷力」卻還在發展中。因此,在接收到這類訊息時,往往無法跳出來思考這些觀念是否真的站得住腳,而不知不覺、潛移默化,把這些未必有幫助的想法內化成自己思考系統的一部分。

長大之後,孩子們從小學到的觀點,可能已經成為穩定的思考系統。長大的我們不會去反思這些觀點是否適用,而會直接將它作為生活的準則;後續也連帶引發了不少風險。好比:被困在「男人要有男子氣概的潛規則」裡,認為表達情緒、感受是不該做的事,長期下來影響到親密關係等。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由日本執業律師撰寫的性別、教養議題好書:《致未來的男孩們: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 。

在她職業的過程,因為有機會接到許多性騷擾或暴力的案件,讓她不禁納悶:「為什麼這些大人的內心,會存有著這麼性別歧視、刻板印象的想法?」

從孩子出生開始的教養過程、孩子交友、在校生活,乃至於到性別教育、性別尊重的概念,作者都費心整理了一些實際案例與值得討論的觀點。

本書不僅適合家有男孩的家長閱讀,更適合想要更理解自己在長大的路上,如何受到社會性別框架影響的男性讀者閱讀;當然,也很適合女性讀者翻閱,並從中認識不同性別成長的軌跡與異同。這些訊息,更是彼此對話的好材料。

如果我們這一代的大人,能開始對生活中各種刻板的性別框架有更多的覺察與留意,下一代孩子將更有機會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們不再只詢問你的性別,而更想知道: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過著怎樣的人生?

本次推薦閱讀

一起來閱讀本書, 翻轉那些讓人感覺被困住的性別框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