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6/12:特別篇:如果可以回到過去

各位讀者大家好!2021年我在《張老師月刊》連載了一個專欄:「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因發表至今已執行快半年了,最近會慢慢將之前的文章,以一個月一篇的速度分享到這邊。

如果對於新議題感到興趣的讀者,也歡迎支持《張老師》的紙本月刊或電子雜誌唷!(紙本雜誌、電子雜誌)這次要分享的是專欄的第六篇文章。

文章出處:張老師月刊,2021年6月號,522期。

將研究所視為「學習如何學習」的階段,我們才有辦法應對未來職場上不同且多元的專業需求。

撰文/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想跟你說」共同創辦人。專長:接納與承諾治療、第三波行為療法之整合,正向心理學,職場心理學與員工協助。) 

不知不覺,2021年過了一半,專欄書寫至今,謝謝一路支持的讀者們。更期待新手助人者們能因專欄整理的資訊,找到安定自己內心的方向及方法。


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這一期的〈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想要來一點特別的回顧。這個回顧的背景是這樣的,前幾年我曾到輔大,與臨床心理碩士班的同學進行交流。除了原先的課程之外,我大概預留了一個小時,想和這些即將步入業界的準心理師們,說些「課堂上沒告訴你的事」。


之於心理所碩士生,生活日常泰半被課業、實習、論文給佔據。我們努力充實自己,盡可能滿足學校、實習機構的要求。卻少有機會早一步去認識「外面真正的」職場。雖然實習已經是訓練過程中最接近「真實職場」樣貌的場域。但那畢竟就只是「一種職場」的代表,並無法如實呈現未來職涯的多元可能性。


我想了一個「取材」方式。分頭詢問我認識的心理師朋友們一個問題:「如果可以坐時光機回到你決心要成為心理師、你剛念碩班、剛開始實習、開始正式執業的第一天,此刻帶著不少職場歷練的你,會想對過去的自己說些什麼、提醒什麼?


身處不同場域、不同縣市、不同階段的心理師朋友們,陸續提供了他們不同的自省(也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太有趣了)。更讓我覺得驚訝的是,來自不同人的省思,卻意外的有不少交集。


以下要分享的,就是我在這段取材期間挖到的素材,我稍微依據性質做了簡要的分類。期待這些提醒,能提供正走在「成為心理師」這條路上的新手們,作為一盞盞小小的明燈。


善用學校的資源


部份前輩提到,在學學生一定要多利用身邊資源(如學校的輔諮中心)來早日釐清自己的職涯價值觀、對未來生涯做短期規劃,可讓自己在離開學校前,比較清楚自己要前進、耕耘的方向(題外話,也有不少因為唸書時沒善用這些資源而後悔的聲音出現)。


心理師工作場域不會只有一種:認識不同「業務」與「薪情」


許多人希望自己可以早點開始主動跟不同領域的學長姐、前輩多互動,多瞭解不同助人產業、環境的工作型態。如:一週典型的工作排程、需要撰寫的平均個案報告量、臨床工作之外的外務所佔比例等。


未來職涯會往何處發展,很多時候其實取決於你在求學期間,有機會對哪些場域多做探索。因此,儘早多元認識不同場域中心理師可以扮演的角色,將有助於你未來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


關於職涯發展,有幾位前輩(特別是臨床心理師)提醒:不要「只」把目標放在進醫院或機構工作。作為充實、訓練養成的基地,教學醫院是很好的選擇,但不應該是「唯一」的選擇。


同時,雖然驅使我們走上心理師之路的,多半是助人的熱情。但作為一份工作,我們也得意識到生活與生存中務實的一面。除了多了解不同地區、工作的薪資行情之外,許多前輩亦提醒及早學習與認識「投資、理財、保險」的重要性;某種程度這也是心理師自我照顧的一環。


學校無法教你所有事,你得學習「如何學習」


許多人提到,開始工作後才發現職場希望你會的能力,你可能尚未俱備。常見例子如短期或焦點取向療法、團體動力與治療、伴侶治療、家族治療等。

研究所學習時間相當短暫,對比之下,助人者要學會的東西則無止盡。有一些前輩提醒研究生們,在入學前就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學校無法教會你所有面向的知識與技術。


前輩建議,我們應把研究所視為一個教我們打造「釣竿」的地方,而不是挑好魚之後給學生吃的地方。把研究所視為「學習如何學習」的階段,我們才有辦法應對未來職場上不同且多元的專業需求。


在理論學習部分,有前輩建議可先從一個治療理論、人性觀出發;深入扎根到一定程度後,再開始廣泛學習,比較能觸類旁通,較不會有自己什麼都學,卻什麼都學不精的徬徨感。


人際網絡:拓展、拓展、再拓展


在學期間,多與其他學校研究生交流。例如去認識目前全台相關系所中,各校實驗室的特色、不同老師的專長。再往外走一點,不要只跟心理系的學生接觸,把握機會,多認識不同領域的朋友。特別是開始工作後,對於其他職類的專業,也可以多交流認識,避免思想與交友圈窄化。


培養系統合作的思維與工作能力


心理師工作多半需要與其他專業合作,培養系統性、全面性的思維很重要。好比,橫跨家庭功能、教育轉銜、社政資源以及醫療服務,心理師在不同轉銜點上,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可以如何與其他專業合作?這背後橫跨的系統很大,牽涉的專業也很多,值得早點探索。


職場中的人際與界線


某位前輩使用「社會求生術」來描述他的投稿,裡面寫道:「不公不義,社會黑暗面是一定有的,遇到時不要太驚訝。職場會有的問題,醫院或機構都會遇到。」


助人產業也是一種「職場」,裡頭也有各種職場上的人際樣貌存在著。我們何時該「做自己、實踐自己想法」?何時該勇敢拒絕、說不,劃清人際間線?與此同時,又不會變成過度自私、自我中心的失衡狀態?這也是許多前輩在執業多年後,希望自己在過去時能早點思考的事。


記得心理師的有限性


不少前輩都提到了「有限性」這個概念。想提醒剛入行的自己,務必對於自身的限制有所覺察,才能謙卑地凝視生命的黑暗,也更能意識自身承載痛苦的能耐,進而保障到個案。


其他前輩呼應這點提醒,不是所有問題都是看心理師就會好,心理師絕非全能,我們應留意「專業的執念」(有前輩則以「傲慢」描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多認識其他專業的原因,除了心理評估與治療之外,不同背景的助人者可以與我們一起合作,讓案主得到更完整的照顧。


另外,則有前輩用「自我照顧」的角度呼應了有限性的概念。論文、實習、心理師角色都不是人生的全部,盡力即可,留意完美主義的陷阱。追求專業成長的同時,記得保重身心健康,珍惜自己的人生。自己也學會怎麼平衡生活,才能好好陪伴、教導案主。「同理心和正向關懷也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有位前輩這樣寫道。


尊重「心理師」這一份工作


在蒐集到的投稿中,出現了一則比較嚴肅的提醒:愛惜羽毛,珍惜自己的專業,這是以自己為工具的工作,謹慎保護它,不讓它被濫用。同時,不管你在何時意識到,其實「助人者」並不是你真正的志業,對於現在仍在手上的業務,也至少要負起該負的責任、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而轉行,也可以是一種選擇。


在這些提醒中,你對哪些特別有感觸呢?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不管是剛入行的新手、已經在職場上工作多年的老手,或者和我一樣,處於之間──不新不老的職涯狀態,我們都可以借用這個提問,來稍微整理自己在這段路上的狀態,並藉以構思下一段路程中要留意的地方。


【本期感謝名單】所有向我分享這些自我省思的心理師們,謝謝你們真誠而具有重量的提醒。


專欄文章彙整


6/12:特別篇: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本篇)

5/12:尋找適合自己的督導,面對督導焦慮
4/12:從摸索到打造:治療學派與理念
3/12: Back to Basic:基本諮商技巧的刻意練習
2/12:新手心理師的求職焦慮
1/12:挑戰,一個接著一個:專欄起源、同儕團體與邀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