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2021年我在《張老師月刊》連載了一個專欄:「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因發表至今已執行快半年了,最近會慢慢將之前的文章,以一個月一篇的速度分享到這邊。
如果對於新議題感到興趣的讀者,也歡迎支持《張老師》的紙本月刊或電子雜誌唷!(紙本雜誌、電子雜誌)這次要分享的是專欄的第三篇文章。
文章出處:張老師月刊,2021年3月號,519期。
還記得「諮商理論與技術」這堂課嗎?
大學二年級時,我在心理系修了諮商領域的第一堂課程:「諮商理論與技術」。在這堂課裡,老師簡介了諮商的基礎概論,包含大家熟悉的同理傾聽、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懷等觀念。接著,課程就一路從佛洛伊德開始,依序介紹榮格、阿德勒⋯⋯直到後現代的敘事、焦點解決等治療學派,都在這堂糖課中有所著墨。在3、4月專欄中,我想分別從「諮商技巧」與「諮商理論」兩個角度來與大家聊聊。因為治療學派真的很多,我們過去受訓時,認識不同學派往往佔據了整學期大部分的時間。
我與一些同儕回憶、討論後發現,我們扎實地在「基礎晤談技巧」上的學習與練習,相較於理論的部分,比重其實少了許多。這次專欄,我想回應的是這樣的現象:是否有些方法,能提供新手助人者在開始執業之後,仍可以持續精進與磨練自己的基本功?在下個月的專欄,我想試著討論的則是,作為新手助人者,在治療學派的挑選上,有沒有一些值得參考的作法。
雖然基礎,但並不簡單
同理、傾聽、專注、語意簡述、情感反應、摘要⋯⋯是學習諮商理論時,一般前幾堂課就會提到的概念。因為理解上並不困難,很多時候,甫接觸者易將它們視為「理所當然」而「簡單帶過」,期待能盡快往下一個博大精深,或許對初學者更迷人的「各家學派」部分來做學習。但扎實的顧好基本功並不容易。這看似容易的幾個概念,通常會在我們來到真槍實彈的諮商現場,全部「打回原形」。也許是見習、也許是實習,新手助人者帶著一些「接案焦慮」面對所謂的「真實個案」,大腦資源被焦慮佔據,早已沒有心力顧及這些基本概念了。
在徵得個案同意的某些情況下,也許督導會在單面鏡後觀察,或者就坐在同一個空間;也可能是透過錄影、錄音、逐字稿的方式,把治療歷程帶回督導現場,與督導進行討論。助人者這才第一次看見自己「助人的模樣」,因而發現自己其實「miss」掉好多基本功。
同時,在新手助人者受訓期間,這種扎實的訓練模式,其實成本頗高。受限於時間成本,受督者往往無法每次都以這樣的方式被督導。此外,督導也期待受督者在具備基礎經驗後,可以往其他面向的能力進行培訓(如概念化、介入技巧等)。
因此,即便受督者被訓練後,提升了一些助人者的基本功,但這部分的成長,可能因為時間限制等因素,就暫時維持在某個階段(註:此觀察僅代表一部分臨床現場所見。但在目前心理師養成制度中,實習的時間有限,實習生在這一年要被訓練的內容卻很多,就現實面來說,上述現象確實難以避免)。
這部分現象也是我自己在剛執業時留意到的。到底作為一位新手,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式,來繼續穩固自己的諮商基礎呢?
當助人基本技巧遇上「刻意練習」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的「刻意練習」概念,或許是個值得參考的答案。該理論認為,所有超凡能力,皆經「長期密集練習」發展出來。只是這種練習,光有「量」還不夠,還必須兼顧「質」,也就是採取特定練習方法才會有效。這些方法核心包含:高度投入與專注;設定明確、具體以及不會太大的目標;能獲得具體反饋的機制,看見需要調整與修正之處;並將此納入之後刻意練習的目標。以此循環,不斷進行。
2015年Daryl Chow等學者發表了一篇研究〈高效能治療師發展路上,刻意練習扮演的角色〉(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Effective Psychotherapists)提到,治療師的年齡、性別、最高學歷、治療學派、年資等因子,皆無法預測治療結果。在他們的分析裡,治療師投入刻意練習的時間,則與治療成果有明顯相關。
隔年,華盛頓大學的臨床教師Tony Rousmaniere出版了《給治療師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 for Psychotherapists)一書,具體呈現了他以自身經驗為例,慢慢發展出來的一套適合用在心理諮商的刻意練習方法。
我曾將他提出的訓練模式,應用在新手助人者練習基礎諮商技巧的場合。發現這是一套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基本功的好方法。
在他的方法裡,治療師首先要取得自己進行諮商的「錄影畫面」。在取得案主同意下,雙方簽下相關同意書與備忘錄,讓案主理解這樣做背後的用意(在帶領新手助人者演練時,則採角色模擬方式進行)。
取得「表現紀錄」後,我們便有了具體的素材,可以找到未來「刻意練習」的具體目標。具體而言,在一邊觀看自己治療影片時,請變成一位客觀觀察者,問問自己:
- 眼前這位治療師,看起來專注嗎?哪些因素讓你這麼認為?或者,哪些因素讓你不這麼認為?
- 回想這一段諮商過程,可能是哪些因素阻礙了自己進行積極傾聽?
- 換位到個案的角色,一邊看著治療影片一邊思考,在整個過程中,個案可能會體驗到哪些感受?他看起來投入嗎?
- 可能有哪些因素(包含治療師的、環境的、個案本身的)影響了個案在會談進行時的狀態?
- 再回到治療師的角色,整理一下在整個晤談、諮商過程,自己做得不錯的地方有哪些?以及,有哪些具體的細節,下一次諮商時可以試著改善?
但也正因影片這種客觀媒介,我們才更能知道自己在諮商過程「具體」的表現,找到更「後設(meta)」的方式來評估自己的表現。找到值得調整的地方,我們便可以在下次會談時,替自己安排一個具體而明確的目標,一邊進行會談、一邊琢磨調整。搭配新影片的反饋,評估自己的調整狀況。
Tony Rousmaniere在實驗這套方法時也找了一位督導,請督導陪他一起看影片。他發現這種督導模式獲得的收穫,遠比之前受督的還要多。客觀反饋、具體目標、調整執行、再次獲得反饋⋯⋯這個循環,雖然壓力不小,卻讓他明顯感受到治療成效的提升(如:留住個案的狀況、個案治療後的反饋等)。
在新手執業初期,大家也可以試著用這種方式來「自我督導」,相信能讓自己在基本功有明顯提升,也替未來後續療程打下好基礎。更多具體細節,也歡迎大家參考他的這本書。下次專欄,我們來談談治療學派的選擇,下個月見!
這次專欄的感謝名單
Tony Rousmaniere與他的書;2019、2020年政大心理營會心團體的領導者們。
作者資訊
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專長:接納與承諾治療、第三波行為療法之整合,正向心理學,職場心理學與員工協助。
系列文章列表
2. 新手心理師的求職焦慮
3. Back to Basic:基本諮商技巧的刻意練習(本文)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