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2/12:新手心理師的求職焦慮

各位讀者大家好!2021年我在《張老師月刊》連載了一個專欄:「新手心理師的求生指南」。因發表至今已執行快半年了,最近會慢慢將之前的文章,以一個月一篇的速度分享到這邊。

如果對於新議題感到興趣的讀者,也歡迎支持《張老師》的紙本月刊或電子雜誌唷!(紙本雜誌電子雜誌)這次要分享的是專欄的第二篇文章。



新手心理師的求職焦慮

撰文/蘇益賢

「我可以請教一下嗎,要找到可能適合自己生涯規劃的職缺,好像都要好幾個月?你當初找了多久呀?」某天在臉書私訊裡,收到了這則來自學弟妹的訊息。我們開始聊起「心理師求職」這件事情。儘管沒有正式普查,但相信助人者(未來)求職的待業期可能會變得更長。面對這樣的職涯困境,我們能否做些什麼,讓自己安度這段期間,進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呢?這次專欄,我想從幾個面向來與大家交流。

提醒一:正職模式vs.自由/行動工作模式

大體而言,目前心理師的職涯發展,可以簡單分為「正式職」與「自由接案」兩大類。

正式職缺是較穩定的工作,工作型態、上下班時間、業務內容較為具體清楚,但就長遠職涯規劃來說,發展與可能性較為有限。

自由接案的心理師,在找到執業登記的機構,完成相關支援報備程序後,可以視個人專長、興趣與需求,與不同單位合作「接案」。此「案」具多元含義,可以是諮商治療、員工協助、演講推廣、團體輔導,甚至是異業合作(如戲劇、活動企劃、使用者經驗研究等)。

工作內容多元有彈性、具未來發展性是自由接案的特色。因時常東奔西跑,自由接案者又被稱為行動心理師。雖然自由,但相對在案源、經濟收入等面向則充滿變數,沒有正職這麼穩定。

在「斜槓」概念盛行的時代,洞悉個人特色、搭配品牌與專業經營的職涯發展模式深具可能性,是許多新手心理師的理想。不過,對剛取得執照的心理師來說,在案源、人脈、專業等不同向度上的經營與發展可能尚不足夠。曾與幾位自由接案的心理師前輩交流,他們認為,在剛取得執照的數年內,找個正職機構,好好磨練自身專業、累積人脈、經營個人品牌,再一路評估轉換跑道的可行性,是更安全的做法。

提醒二:完美的工作並不存在?

「求職行為」也是一種行為,更是一面讓我們藉以自我覺察的明鏡。

在與學弟妹討論求職時,常會發現一些「求職的完美主義」。你可能希望在自家附近工作,而不是偏遠地區(但時常,很多缺都開在較偏遠之處)。同時,你還希望第一份工作最好是教學醫院,並想順便完成PGY訓練。當然,這份工作最好還是正式職缺,而不是約聘、職代缺,或者兼任缺。

諸多種種「期待」,要能完全滿足的機率很低。這其實也是職涯諮商時,我們常與個案討論到的現實:一般來說,前幾份工作多少都會有某些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元素。

這時,「職涯問題」就成了「取捨問題」。在眾多工作條件中,你最在意的是什麼,為什麼是這項而不是另一項?不妨透過這個列表先自問:進行職涯發展時,每個選擇背後的原則是否清楚? 

職涯抉擇因素表

試著參照下列元素,從對你而言最重要的項目開始排序看看:
  • 上班地點(住家同縣市、外縣市、離島)
  • 薪水
  • 未來的同事
  • 上班時間會怎麼過:工作內容是否理想、行政職務多不多、心理衡鑑、心理治療比例、衛教宣導機會等
  • 下班時間會怎麼過:下班之後的身心狀態可能是?工作與生活有辦法平衡嗎?
  • 時間穩定性:如是否須加班、輪班或假日上班等
  • 與你期待精進的專業是否相符:兒童、校園、企業、醫療等
  • 進修與訓練資源:工作環境提供後續訓練的資源與機會多不多
  • 工作自主性:該工作重視獨立作業或團隊合作;是否給予個人空間
  • 工作成就感:工作內容帶來的自信與個人認同
  • 工作本身的刺激,變化與挑戰性
  • 未來發展:如轉戰其他領域,或升遷機會等
  • 人脈累積與經營的可能性
  • 重要他人的意見:如配偶、父母、朋友等
  • 其他因素

雖然有句話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但其實,理解現實條件限制,仍勇敢做出選擇的,才是真正成熟的大人。長大後我們才知道,「全都要」其實就等於「全都得不到」。

在待業期間,事先釐清自己在職涯初期到底最在意什麼,將有助於你未來看到任何潛在職缺時,更清楚自己是否該及時把握。

提醒三:待業期間,用你的所學好好安頓自己

想像有位案主來找你諮商,他提到了許多擔心、恐懼、害怕與焦慮,原來都是來自於待業與求職的困境。你會如何協助他呢?

事實上,我們過去受訓時學到的各種工具與方法,正適合在這段焦慮期間拿出來使用。

你可以告訴自己,焦慮是合理的,但別忘了把焦慮的能量轉化為更多行動。好比:精進治療與專業知能、試著創作、學習投資理財⋯⋯等。對不同個案來說,轉化焦慮的方法百百種;之於助人者也是如此。因此,勇敢做點實驗,利用這段期間,讓自己對焦慮有更多認識吧!

提醒四:人際關係很重要,善用弱連結

職涯發展經典書籍《你可以不遷就》裡提到一個觀念,大大撼動了我本來對求職的想像。這個觀念是:那些真的很棒的職缺,往往不會一開始就刊登出來(如公司官網或求職網站)。

什麼意思?想像一下,你是企業老闆,近期決定招募新人,你會怎麼做呢?
(一)立即上網公布職缺,進行後續招募、篩選、面試,然後確定人選;
(二)向負責招募的同仁、自己信得過的親友告知訊息,向他們探聽有沒有認識誰適合這個職位。

書裡提到,其實(二)這種招募流程,比我們想像中更常發生。當然,為了流程公平性,企業多半還是會以正規程序公告缺額,進行官方評選,才會錄取員工。

站在組織角度,找一個「新人」進來比較好,還是找位「同事推薦」的人進來比較好?不同職場或許會有不同考量。

但無論如何,人際網路──特別是「弱連結 」──確實可以提升我們找到合宜職缺的機率。許多好職缺,通常都是朋友(的朋友)告知、邀請與推薦的。因此,待業期間,不忘多與各方朋友、同業互動,積極參與相關活動,合宜透露自己目前的職涯狀態,是個值得嘗試的方向。

累積資本,打造美好職涯美好的職涯通常不是「選出來的」,而是「打造出來的」。 新手得格外有耐心。因為職涯前期正是「累積建材」時期。前幾份工作多少存在著各種「不理想」。但不管你最後選擇在哪裡工作,都要記得把握學習機會、積極成長,累積自己的職涯資本(建材),未來將更有機會「打造」出自己真正嚮往的工作。


這次專欄的感謝名單:台北市職能發展中心職能評量組蘇郁雅助理、Richard Nelson Bolles(《你可以不遷就》作者)、Emilie Wapnick(《沒定性是種優勢: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作者)、曾與我職涯諮詢的個案們。

作者:蘇益賢|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臨床心理師,專長:接納與承諾治療、第三波行為療法之整合,正向心理學,職場心理學與員工協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