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男孩》:用小說來認識強迫症

一位患有強迫症的男孩、一名失蹤的小寶寶、一個深藏心中的祕密
100雙手套、55封郵件、34篇日記、7個家庭、1名失蹤的孩童
以及生活在玻璃窗內的「金魚男孩」

12歲的小男孩馬修患有嚴重強迫症
他不願意走出大門(太多細菌了!)
不准爸爸媽媽碰到他(太髒了!)
也不允許任何人踏進他的房間(他絕對受不了!)

但是,沒有人了解馬修為什麼要不斷的洗手、戴上手套隔絕外界,甚至無法去上學,他就像一隻魚缸裡的金魚,每天待在房間裡、看著窗外的世界、無聊的觀察鄰居的生活瑣事,並且記錄在筆記本中。

直到有一天,鄰居家中1歲多的小寶寶離奇失蹤了,馬修成為最後一位見到小寶寶的人,他的筆記則成了破案的關鍵。為了找回小寶寶,馬修決定親自調查這場謎團,但是問題是,為了破案,馬修必須鼓起勇氣走出戶外、接觸外面的世界,還要面對多年前弟弟死亡而深深影響馬修的那個祕密⋯⋯


今天用些時間讀完了《金魚男孩》這本小說。十分佩服作者在強迫症症狀這部分所做的功課。這本看似寫給青少年的小說,也好適合送給大人,特別是想認識強迫症的大人。不管這個人是你自己,或者是因為你的親友、小孩有強迫症,都很適合讀讀。

在臨床上,強迫症隸屬於「焦慮性疾患」之一(不過,在DSM-5裡,強迫症被特別獨立出來成一個分類)。強迫症患者會反覆且持續的有些強迫想法或強迫行為,這種想法、行為時常是個人無法控制(即便知道不太合理),且造成明顯的焦慮、主觀痛苦,嚴重干擾病人的正常生活與功能。

強迫思考(Obsessive):我們每天都在思考,但強迫症患者腦中會出現的思考,許多具有強迫性的特色,這些個人深知不合理,但無法控制的想法,時常不斷反覆出現,患者會努力地「不去想」(然後一直失敗)。例如:不斷地想到自己的身體可能會被弄髒,不斷地想到災禍、傷病、骯髒、不安的情境且無法控制不去想它。以本書主角為例,他的思考主要與「生病」、「死亡」有關,是非常常見的強迫思考類型。

強迫行為(Complusive):強迫行為的發生,主要是為了回應「強迫思考」帶來的焦慮。患者會有目的的針對強迫思考的內容,做出一些對應的行為。一開始,像是洗手、檢查、數數等儀式化行為,真的能有效減少患者感受到的焦慮。這些行為常被當作是「不必要」、「多餘」、「荒謬的」,其實當事人多半知道。但做完強迫行為之後,焦慮減少帶來的舒緩感,常讓他們養成靠強迫行為來處理強迫思考的習慣。本書主角在故事中不斷洗手、靠閉眼數數來避免看到13等,都是強迫行為的展現。

為什麼人會發展出強迫症呢?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
  • 遺傳佔了一大部分因素,研究發現強迫症的人的父母與兄弟姊妹一樣患有強迫症的比率,約為5%左右。強迫症病人家屬中,有三到四成左右的家屬,亦患有其他精神疾病。
  • 大腦的腦部病變:有兩成強迫症患者過去(曾)有腦部病史,如腦炎、腦膜炎、癲癇、腦瘤等。腦外傷病人中,也有3.4%的患者共病有強迫症。
  • 生理因素:如患者大腦與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在腦部某些區域的活性、回收等機制發生異常。
  • 心理因素:比較能被研究證實的,則以認知、行為方面的因素有關。但不少個案的成長因素、童年經驗,也扮演著焦慮的基底。
從劇情來看,本書劇情並不難理解,但作者在故事中安排的伏筆(探討主角強迫的成因),在諮商現場確實常見。一些深藏內心的童年經驗,有時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有力量。

強迫症的治療

目前主流治療OCD(強迫症)的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則是從認知行為角度出發的。在小說裡,也提到了這部分。我想藉此多做一點說明。

強迫想法出現 --> 焦慮 --> 強迫行為 --> 焦慮舒緩 --> 強迫想法又出現⋯⋯

在這個循環中,我們要引導個案學習不同方法,來處理「強迫想法」與「強迫行為」。

以「強迫想法」為例,一些調整思考、面對思考的策略,是有幫助的。如認知行為治療中,教導個案覺察自動化想法、辨識出「認知謬誤」、養成紀錄想法並練習分析的習慣。又或者如第三波行為治療,會教導個案使用正念、認知脫鉤(defusion)的技巧來回應這些想法。

而在處理「強迫行為」上,目前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暴露不反應。也就是說,個案在引導下學會不再透過「強迫行為」來處理「強迫想法」。直視自己因為強迫行為而引發的強烈焦慮感受。透過「不反應」而發現,焦慮其實自己也會降下來。我們「可以」不做任何事情。

治療通常會搭配其他技巧,如轉移注意力的練習、搭配營養、運動、腹式呼吸、放鬆技巧等,引導個案打造更健康的身體(避免焦慮強度過強),同時學會一些有效面對焦慮,從其他管道釋放焦慮能量的策略。

--

在臨床上,強迫症是一種很容易被輕忽、隱藏起來的疾病(正如本書主角一樣)。但透過適當的藥物、心理治療,多數患者的症狀都能有效改善。

希望有類似困擾的夥伴,及早接受醫師、臨床心理師的協助(千萬別拖延),早日學習「新技巧」,用來有效面對強迫症!誠如書中某一段話所說:
「不要等待暴風雨過去,你得自己走出去,然後在雨中起舞。」 

Lisa Thompson
小樹文化2021/01/27出版

收穫度:2.5/5
易讀度:5.0/5
實用度:2.5/5

〖延伸閱讀〗

目前市面上與強迫症有關的書,其實非常少,有的也很舊了⋯⋯
在此向各家出版社呼喊,希望能多引進外國相關的書籍,造福更多患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