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請問,如果從國中開始就對心理學很有興趣,並且想要朝這個方面發展。建議應該可以先從哪些書目入手閱讀呢?或者說,提早的準備會不會有幫助呢?
謝謝
一封可愛的提問,我想從幾個角度來試著回答。
(1) 提早的準備會不會有幫助呢?
不管此刻,你喜歡的是什麼領域,「提早準備」都是有幫助的。
只是,如果你年紀還小(我定義中,大學畢業以前都算小),這個「提早」準備的「提早」,指的不是拼命的「只看」這個你目前喜歡的領域的資料。
人的感覺是會變的。因此,我心目中預設的提早準備,是廣泛地去探索、認識這個世上所有的知識與領域。
你可能會說,世上知識這麼多,怎麼可能探索的完。這句話,我也同意。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系統性的探索,這個領域的附近,還有哪些領域很靠近呢?好比,你說你喜歡心理學。除了心理學之外,你有沒有研究一下,還有哪些領域與心理學息息相關呢?這些領域,也值得我們先去「聞香」一下。
這邊我試舉幾個例子,你會發現心理學無所不在(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基本上,這世上絕大多數知識系統,都會跟其他領域的知識有所關聯。
你也可以旁敲側擊,也許能找到「更」讓你有感覺的領域也說不定。就算認識完一圈後,你還是衷心於本來的選擇,這樣也是好事。其一,你更確定了你是真的喜歡這個領域。其二,你也趁機理解了與這個領域有關的其他領域到底有哪些。
(2) 建議應該可以先從哪些書目入手閱讀呢?
如果是以就讀心理系為目標,你需要多認識的「心理學」,會是科學的心理學;而不是心理勵志、讀心術、被討厭的勇氣、變態殺人魔心理、多重人格⋯⋯這種。當然,因為這些題材而對心理學感興趣本身是沒問題的,但這些議題在主流科學心理學中,所佔比例很有限。
市面上很多心理相關書籍討論的議題,都已經是基礎心理學的延伸。而「基礎心理學」,正是心理系的大學教育裡預設要提供的。反而是那些觸類旁通的、應用的、延伸的議題,在大學四年所佔比例會少一點。所以,在確定自己真的要進來讀心理系之前,不妨先翻翻心理系一年級的課本,看看基礎的東西長什麼樣子。
基本上,所有心理系一年級,都會有一堂「心理學概論」、「心理學導論」、「普通心理學」這樣的課程。不管是哪個老師上,課程架構都八九不離十,會把目前心理學研究中最基礎、重要的課題,用蜻蜓點水的方式走過一遍,讓學生對於整個心理學知識領域的梗概有所掌握。
這邊有幾本評價不錯的課本,你可以選一本喜歡的來讀讀看:)
如果,還在讀國中的你覺得上面的書還是太硬了,我另外挑了幾本書,非常適合大眾作為入門閱讀,也可以挑幾本來感覺一下: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