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孤寂》:一本為華人書寫的寂寞之書

從古至今,寂寞、孤寂始終是個熱門的書寫題材。

在西方心理學裡,最經典的莫過安東尼.史脫爾的《孤獨,是一種能力》一書。同樣的題材來到東方,因為文化差異,自然需要從不同角度來探討這個老議題。

很高興看到多年致力於傷痛療癒的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前輩,最近出版了《療癒孤寂》一書,帶領華人從更本土、更接地氣的方式,來重新理解、認識孤寂,並找到適合自已應對孤寂的方法。

作者:蘇絢慧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11/30

提到「孤寂」,我們心中想到的畫面可能都不一樣,不妨先在這邊測測,絢慧心理師眼中看到孤寂的「樣貌」:https://bit.ly/36F49TO

  • 你會用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 你感覺常處於一種空洞和空虛中,覺得沒有重心,心空空的。
  • 你有種對生活日復一日的迷茫感和厭倦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 你會盲目地購物,或不斷地逛街,或無法克制地瀏覽購物網頁。
  • 你常常出現這世界有自己和沒有自己根本沒差的念頭。
  • 你感覺對人生充滿疲倦感,有種「若明天就死掉了該有多好」的想法。
  • 你常有一種好想找人的念頭,又會出現根本沒有人可以找的失落感覺。
  • 在你的生活環境中,你常產生一種格格不入感,覺得被這世界排拒。
  • 你常發生覺得和周圍的人無法溝通的狀態,很難被理解,也很難理解別人的疏離感。
  • 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引發你的興趣或動力,你認為自己是全然的孤獨。
  • 你會一直瀏覽網路,無目的,也沒有涉獵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停留的頁面。
  • 你一直強烈地渴望伴侶,或是有一個什麼人能陪在你身邊。
  • 你常想像會不會有個人突然關注你、關心你,那會讓你覺得好像活著還有一些價值感、存在感。
  • 你很害怕假日,或是夜晚下班後的時間,那種沒有人可以找、沒人可以陪伴說話的感覺,讓你覺得恐慌。
  •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時,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然後出現寂寞感。

(以上越多項符合,代表孤寂感越強烈。)


雖然孤寂是我們這輩子勢必需要面對的情緒,但它不盡然都是負面的。本書先提醒孤寂的「負面效應」(身心症狀、憂鬱、焦慮等),接著探討這種狀態是如何生成的;這部分我非常有感的地方在於,現在網路、數位科技的「盛行」是如何加速了當代人的孤寂感(如果你也深深有感,不妨也可以翻翻《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

在本書前言,有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

「希望這本書能與你有所連結。」

我一邊細細閱讀本書,一邊彷彿可以想像一個畫面。

--

有個深受孤寂感困擾的人,儘管在人潮眾多的都市街道,乃至於書店裡,仍深深感覺孤獨的揮之不去。

因緣際會下,他買下了本書。在安靜的房間裡翻開它,進入絢慧安排的世界裡。在這裡,他理解到了自己的「不孤獨」——原來,有這麼多人其實和我一樣,感到孤寂,並因孤寂而苦。同時,他也發現,大腦之所以會產生孤寂感的背後,其實與人類漫長演化的求生機制很有關係。

如果他繼續閱讀下去,他也會發現,孤寂可能與自己過往的童年經驗有關;而長大之後的自己,可能透過哪些方式,有意、無異間維持了這樣的人際互動風格。閱讀至此,他終於知道,原來孤獨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不得不得保護」。

同時他恍然大悟,原來,不敢給出承諾、疏離他人、自卑、對他人失去信任、壓抑⋯⋯都是一種大腦原始的保護機制,而內在則是出於我們小時候那個害怕受傷的心理狀態。

他現在至少知道,孤獨的本意其實不是壞的,只是「孤獨」的形式,確實時常讓人感到不適。他知道,過去應對孤寂的方法,其實不那麼有效;時常只是治標不治本。

他決定繼續看下去,並在第四章〈勇於健康孤獨,擁抱不完美的世界〉找到了一些調整自身過往信念的可能。原來孤獨不只是對外的,更是對內的。他留意到自己對「自己」的疏離,對自己的感受時常是「不好奇的」。書裡提醒他,對他人的疏離,時常也呼應著對自己的疏離。而背後回到自己的基本功,或許是舒緩孤寂的可能。也許是情感連結與回應,面對自己的脆弱,打造安全感,接納健康的孤寂等等,似乎都是他過去不曾深思的幾個方向。

有了方向,他好像還是不確定可以怎麼做。所幸,書的最後設計了六個明確的練習架構,讓他對於應對孤寂這件事,稍微再找到了一點信心。

--

這是一本十足溫柔的書,一如絢慧給人的印象。而這種溫柔的背後,我相信是來自深厚的學理與臨床經驗。同時,絢慧前輩對於書寫的紀律與自我要求,我相信也是讓人感到安心的一種原因。

在歲末寒冷之際,我們多少都會有點孤寂。你願意留一點時間,去對這樣的孤寂產生一點好奇嗎?本書是一個很好的嚮導,將引領你走上自己的探索之旅。

讀讀本書:《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