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的怪,是老天的美好設定:讀《奇才:揭開擁有非凡創造力的祕密》


 

 

牛頓、愛因斯坦、賈伯斯、愛迪生、馬斯克、居里夫人⋯⋯

這些人有什麼共通之處呢?
✅都很成功。
✅都改變了世界。
✅都很專精於某樣事物或專業。

本書想進一步,找出一個更大的架構,把這些共通之處包裝起來,
作者濃縮整理出了一個小結論:這些人都是Quirky

Quirky,可以翻譯為奇才,也可以理解成「怪咖」。
根據本書定義,什麼是奇才呢?
他們是連續性突破創新者,窮盡畢生心血在創造與追尋驚人想法、挑戰假設論點、以及實現看似不可能的事,並一次又一次改變遊戲規則。
Melissa A. Schilling
樂金文化 2020/05出版

他們看起來既外向又內向。
在他們的主舞台上,他們展現熱情與光芒,難掩內在的自信。
當回到自己研究的小世界時,卻又呈現出極度的疏離感。

他們與當代主流顯得格格不入,
時常處於社會制度邊緣,
正也因為這樣,他們比一般人更積極,
也不被「主流思想」給污染,
而更能堅定的投入自己認同的信念中,將之發揚光大。

透過整理這些人的生平,本書作創新領域專家梅麗莎‧席林,整理出七種奇才之所以「奇」的可能因素:
「疏離感、極度自信、創意思維、目標遠大、工作動力、時代機遇以及善用資源。」
本書作者:Melissa A. Schilling,美國創新學者和教授。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NYU Stern)管理與組織領域的約翰·赫爾佐格(John Herzog)家族主席,同時也是斯特恩(Stern)富邦技術、商業和創新中心的創新總監

本書試著用管理、心理領域的概念,整理出這些「奇才因子」之外,還搭配著這些人的生平故事。閱讀過程,我想到本書很像是1990年創造力大師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出版的《創造力》一書的2020年更新版。在大學修創造力的相關課程時,本書是當時必讀的參考書。

作者米哈里花了五年時間,訪談了九十一位「頂尖創意人士」,有的在藝術人文領域、科學、商業、政治領域等;裡頭有諾貝爾獎得主,還有作家、演員、化學家、媒體工作者、社會科學家、發明人、物理學大師、政治人物、經濟學家,也有銀行大亨。透過這些訪談,作者試著一窺視「創造力」背後的內涵。

而《奇才:揭開擁有非凡創造力的祕密》則把鏡頭深入聚焦在約莫十個大師的生平,更完整而深入的挖掘這些人的經歷。相較於《創造力》,《奇才》討論的主角們,或許與我們更接近一點,不管是歷史名人(愛因斯坦、愛迪生、居里夫人等),還是近代重要領頭羊(賈伯斯、馬斯克等)。

閱讀本書的過程,除了用了另一種取徑更認識創造力之外,本書更大亮點其實是這些人的生平故事。

好比,以前只知道愛因斯坦曾經在專利局工作,但不知道,他在此之前曾經投了超級多大學的教職,可是都被拒絕。後來他很感謝「被大學拒絕」的這個經驗,讓他能更專注投入他相信的理論;這些突破性的理論,如果是「成長於」大學的話,很可能都會被同行給否決,反而無法茁壯起來。

這些有點八卦性質的真實故事,反而讓這些「奇才」變得更立體,也更「像個人」。我們有機會發現所謂成功人士光鮮亮麗外表底下,內在的本質是什麼。有些性格讓他們生活相當辛苦,有些性格保護他們可以不被「主流」給污染。

和許多人格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類似,本書故事不斷彰顯著,性格時常扮演著雙面刃的角色,有時是讓人成功的推手,有時則是讓人生活辛苦的原因。就看我們如何去「善用」這些自己的特質。

總而言之,認識到這些個性之後,我們更會發現,其實我們周遭的人,甚至是自己,可能都多多少少具有某些類似的特質。時常,我們為了這些個性所苦、所困。但本書主角們的人生故事則提醒了我們,會不會,這些個性是可以被轉化、重新理解、重新詮釋,進而讓我們的人生開始不同,甚至前進的契機。

我深信,每個人的性格特質裡,多多少少都具備「奇才」的元素,只是有待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出來,而本書將能陪伴你去探勘這樣的自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