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與蒲公英》——用科學觀點切入「高敏族」孩子的極佳科普讀物

如果你喜歡《童年情感忽視》、《深井效應》、《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你一定也會喜歡《蘭花與蒲公英》這本好書。

這本書詳細的解釋了,「高敏感」的孩子(每五人中約有一位)會展現出什麼樣貌。以及,從演化觀點來看,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反應模式。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高敏感特質能夠用科學、演化角度來詮釋,覺得非常有道理。

不妨先看看這部小簡介:


如書介所寫: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作者波依斯醫師,將孩子區分為「蒲公英」小孩(堅強、強韌、健康)與「蘭花」小孩(敏銳、易感、脆弱)兩種類型。蒲公英小孩適應能力強,幾乎在所有環境下都能生存、茁壯,在面對巨大的環境挑戰時具有韌性,也很容易從挫折中恢復。相較之下,蘭花型的孩子對身處的環境高度敏感,較易出現身心疾病,也容易對周圍所發生的事情感到害羞、悲傷。這些「小蘭花」如果得不到照顧和支持時就會枯萎;但當接收到同情和關愛時,就會變成美麗而優雅的生物。

作者認為,蘭花小孩對環境的感受是比較敏銳的,所以在環境大好時,就能過得很好。反之,在遭遇惡劣環境時,發展的狀況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蒲公英對環境就相較之下比較不敏感,所以在壓力大、壓力小的環境下成長,可能不太會受影響。

好比下圖的研究發現,浦公英小孩不管出生在高或低的社會環境壓力,呼吸道疾病發生率都差不多(這是衡量壓力反應的指標)。但蘭花小孩在低的社會環境壓力長大時,呼吸道疾病發生率甚至比一般孩子還要低;但若蘭花小孩成長在高社會環境壓力下,呼吸道疾病發生率將高出一般人許多。


在念研究所,修習統計課時,老師介紹了心理學中「交互作用」的概念(上面圖上的那個大X,就是一種交互作用)。事實上,很多人類的現象都是這樣,並不是分成幾類就能完整解釋不同行為或現象。對統計來說,跑出結果有交互作用的時候,研究者都會頭疼一陣子,因為,這表示「案情並不單純」。但在這本書裡,作者利用這個交互作用說了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因此,讀者在認識蘭花與浦公英概念時也是一樣,別落入了「單純二分」的思維。真正重要的,其實不完全是小朋友是屬於哪一類(這比較是哪種特質多一點、那種少一點的架構),而是理解到:只要能把小朋友放在適當的、友善的、支持性的環境下,其實他們的發展都會引此而有助益。

蘭花小孩並不是失敗的蒲公英小孩,也沒有人是絕對的蘭花或蒲公英類型,但每一個小孩,都需要大人的認可與保護。俗稱「磨人精」的蘭花孩子,若能接受妥當的養育,其成就未來不可限量。

在書籍後面,作者也提到,家有小蘭花的父母,有幾項可供依循的教養法則。事實上,這些準則其實不只適用於蘭花孩子;而是適合所有孩子父母思考的。

1. 生活需要儀式感:新奇是種威脅,日常規律是種保護。
2. 給予孩子堅定不移的愛:無論單親、雙親或同志家庭,那怕只有一個大人的關愛也足夠。
3. 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對孩子的「敏感」要有敏感度。
4. 給予孩子寬容和自由的空間:全心接納,肯定孩子做自己。
5. 建立在「保護」與「刺激」之間的微妙界線:不放任,也不成為直升機父母。

本書作者回顧了自己(和妹妹)的一生,一邊建構這套「蒲公英與蘭花的理論」,一邊用這套理論來重新理解自己的人生,和妹妹的人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儘管兩人明明就成長在同樣的家庭環境中。

另一條線則追溯了「蒲公英與蘭花的理論」從無到有、經由其他研究旁敲側擊出來的歷程,讀者可以一窺「教養」與「遺傳」兩者之間從對抗、競爭、互斥,到互補、交互影響的歷程,還能看看很多有趣的兒童心理學實驗是如何進行的(真的是逼人發揮創意,小朋友和大人不同,是很不受控的!)。

念心理系時,我並不是那麼喜歡發展心理學。因為要記憶的東西實在太多,而且很細。所以後來也沒有選擇走兒童心理師的路。但有趣的是,畢業開始工作後,陸續接觸了很多讀物,我才慢慢發現這個領域的迷人之處。(目前很推薦的是:《童年情感忽視》、《深井效應》、《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蘭花與蒲公英》也會納入我的發展心理學書單裡)

同時,在與成人進行諮商工作的過程,我也慢慢理解到童年,不管是環境、還是家庭,都會深刻地影響一個人現在的樣子。因此,理解自己的童年,對每個不管有沒有受傷的大人來說,或許都是必要的功課。

誠摯推薦本書給:

  • 所有正在成為父母的讀者
  • 期待增加自己教養知能的讀者
  • 已經是父母的讀者
  • 覺得自己是高敏族的讀者
  • 對發展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
  • 對「先天與後天爭議」深感興趣的讀者
Orchid and the Dandelion: Why Some Children Struggle and How All Can Thrive
作者:W. Thomas Boyce M.D.
時報出版 2020/01/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