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是現代人最渴望,卻最得不到的東西😭
以下情況,認真生活的你一定不陌生:
🥺明明努力準備,可臨場就是表現不好,甚至失常
😩入行十年,職場上卻常健忘、失言、為了小事對同事抓狂
🤯工作多頭進行,以為帶來效率卻老出包
這不表示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你太努力,卻不知如何休息,導致「體力」、「腦力」、「心力」耗竭。
體力、腦力與心力,共同撐起一個人的生活。作者們首先帶領讀者認識這三力在生活中如何運作、互相影響,又應如何找到正確的休息方式,以達到最有效率的全面充電。
2020/2/4・晚上六點・台北國際書展世貿一館・黃沙龍區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新書發表會~~
*座位區位置有限,建議可即早排隊入場*
*本講座不收費,惟聽眾需購票進入書展展區*
02/03更新:第一場分享會將舉辦在何嘉仁書局(近台北行天宮站)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新書分享會
※報名僅用於人數估算,非保證座位與入場順序,報名後請協助我們珍惜場地空間。
※場地座位有限,現場可或坐或站,還請協助我們禮讓座位給需要的民眾,謝謝。
※當天現場提供新書展售服務,歡迎把握面對面的交流機會。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平衡三力,找回活力》是針對恢復而撰寫的一本罕見的好書,作者們一開始就精準地指出,疲勞可以來自不同來源,而不同來源的疲勞,則需用不同的方式去排除。作為一個運動科學的工作者,我認為這正是目前大家所欠缺的應用工具,如果每一位訓練者都可以在取得正確的刺激之後,又能夠有效管理自己的各種疲勞,那麼他們將會得到最佳的恢復,並且爬上長期向上適應的曲線,產生最佳的訓練效果。
8️個故事X3種活力來源X3位心理師共同創作X8份自我檢視問卷
本書將教你如何休息,讓你了解自己需要哪種休息
三位臨床心理師以臨床案例撰成微小說,零壓力完美吸收
01/30更新:書展延後囉,日後有確定的消息會在更新讓大家知道 :)
02/03更新:第一場分享會將舉辦在何嘉仁書局(近台北行天宮站)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新書分享會
- 主講:黃天豪、吳家碩、蘇益賢
- 日期:2020/03/20(五)19:00-21:00(18:30開放入場,額滿為止)
- 地點:何嘉仁書店(104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7號)
- 免費報名網址:https://hessbookstore.kktix.cc/events/1090320
※報名僅用於人數估算,非保證座位與入場順序,報名後請協助我們珍惜場地空間。
※場地座位有限,現場可或坐或站,還請協助我們禮讓座位給需要的民眾,謝謝。
※當天現場提供新書展售服務,歡迎把握面對面的交流機會。
💪補充體力=良好睡眠
🧠補充腦力=轉換任務
❤️補充心力=人際互動
★圖解學習─八個微小說搭配活力變化圖★
★專業知識─微小說中穿插重要概念與易懂解說★
★互動閱讀─八份檢核問卷陪你隨時自我檢測★
★心理師總整理─心理師諮商筆記陪你搞懂問題成因★
黃天豪、吳家碩、蘇益賢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第一、三、五屆優秀青年臨床心理師獎得主/合著)
心靈工坊 2020/02/05出版
何立安|體育博士/體能教練
吳英璋|台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吳進欽|高醫心理系系主任、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創辦人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委員
──何立安(體育博士/體能教練)
💬華人由於根深蒂固的「勤奮」文化,大多數人都以為不休息、睡得很少,把時間都花在學習/工作上就叫做勤奮,更多人以此為榮。但這只是在燃燒生命、讓工作效率下降而已,不該是勤奮的本意。休息不只是為了要走更長遠的路,而且還是用更好的姿態與效率來走。有了充分的休息才能讓工作有最佳的表現,也讓大腦與身體的健康可以長期穩定地持續。⋯⋯勤奮應該是指用心做好生活中所有該做的事,這個「事」是包含休息與睡眠的。經由《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中對三力的介紹後,大家就知道如何正確又安心地休息了。
💬華人由於根深蒂固的「勤奮」文化,大多數人都以為不休息、睡得很少,把時間都花在學習/工作上就叫做勤奮,更多人以此為榮。但這只是在燃燒生命、讓工作效率下降而已,不該是勤奮的本意。休息不只是為了要走更長遠的路,而且還是用更好的姿態與效率來走。有了充分的休息才能讓工作有最佳的表現,也讓大腦與身體的健康可以長期穩定地持續。⋯⋯勤奮應該是指用心做好生活中所有該做的事,這個「事」是包含休息與睡眠的。經由《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中對三力的介紹後,大家就知道如何正確又安心地休息了。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委員)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