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50》自我成長好書書單

湯姆‧巴特勒-鮑登(Tom Butler-Bowdon)
林鶯,丁凡譯
時報出版 2019/07/23

本書是延續《一次讀懂經典50》的第三本,第一本是「心理學」、第二本是「哲學」,第三本則是五十本與自我成長的書。本書是作者的第一本經典50,2001年在澳洲出版之後,率續被翻成十五種語言,該書也獲頒美國班哲明富蘭克林獎,並擠入《前言》雜誌年度好書決選。

(本書的選書名單與目前中譯本資訊,將為各位整理在下方)

談談自助書

self-help(自助)其實在歐美是相當大宗的書籍類型。近十年來,在台灣則是以「心理勵志」的方式出現在坊間。不過,作者挑的這五十本書,其實並不全然地偏向「心理勵志」。還包含了其他領域的概念,像是哲學、宗教、成功學,乃至於近代很夯的斷捨離等生活風格等。

閱讀自助書籍的讀者,最終往往是期望能「改變」自己,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生活、感情、事業、人際關係等。但在與許多個案諮商的經驗裡我們發現,許多個案其實非常努力。他們早已讀過許多自助、勵志書籍了,到諮商室時,他們時常問的是:「為什麼我讀了這麼多勵志書,卻覺得沒有效?」或者更精確地說,「效果總是很短暫?」

因為自己是心理系的訓練,在閱讀各種所謂勵志書時,我們閱讀的角度與觀點和大眾會有點不同。時常,我們在閱讀時所想的是⋯⋯
  • 「作者此刻想要做什麼?想要介紹什麼觀念?他有說清楚嗎?」
  • 「作者在呼籲讀者做的事,真的會有人去做嗎?」
  • 「作者提供的方法,真的如字面上所描述的這樣容易嗎?」
  • 「作者提供的形容或描述,在理解上的門檻是高還是低?」
類似這樣,透過一種比較「後設」(meta)的閱讀方式,我們比較容易站在稍為中立、客觀的方式來閱讀勵志書籍,進而避免見樹不見林,沈醉在雞湯而不自知的狀態。

日前,在生鮮時書的專訪中,我提出了一個「心靈苦瓜湯」的概念。
「心靈苦瓜湯」指的是看的過程需要思考,看完不一定會覺得「暖暖的」、「被療癒」,可能頭還會有點脹脹的書籍。但是,透過這類書籍的閱讀,卻能把這個世界裏頭的一些現象看得更清楚。
在以心理師身份創作的過程,我也盡力秉持不寫雞湯書、要寫苦瓜湯書的精神來進行。儘管,心裡知道,這樣的路線大眾未必會買單,但總是比較對得起自己的初衷。像是諮商一樣,我們提供的未必是源源不絕的正能量,而是希望每一個個案都能因為這段過程,把一些東西看得更清楚,然後找到自身的力量,慢慢走下去。

免費講座資訊

在2019/8/24週六的下午,我將在時報出版大樓二樓舉辦一場免費的講座。這場講座是為了呼應《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50》一書而舉辦的。如過去舉辦導讀的經驗,我們會簡單介紹這本書,但不會完全聚焦在上面。

我們想和大家更深入討論的是:「無效的正能量──為什麼讀了一堆勵志書籍,我的人生還是沒有變好?」。透過這樣的主題,希望帶領大家一起試著解構勵志書,然後再找到自己的方式,重新建構勵志書在自己生命中的位置。

如過去講座設計一樣,活動除了講授之外,也會有大量的體驗、思考和互動。希望大家一起來現場交流、交心、交朋友!

時間|2019.08.24 (六) 14:00-16:00
地點|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240號2F(近捷運龍山寺站)
備註|憑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 50 Self-Help Classics新書免費入場

自我成長經典50書單

A.思想的力量: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的人生

B.追隨自己的夢想:成就和目標設定

C.快樂的祕密:做你熱愛的事,做行得通的事

D.觀照大局:合乎比例全面看事情

E.靈魂與奧祕:欣賞自己的深度

F.造成改變,留下印記:轉化自己,轉化世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