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力》——你可能沒有如想像中這麼了解自己

你了解自己嗎?
你對自己的了解,和別人對你的了解是一致的嗎?

你知道,寫日記自省,並不是了解自己最有幫助的做法嗎?
你知道,從潛意識挖掘出來的東西,不一定能幫助你了解自己嗎?
你知道,一直自問「為什麼」的效果,其實沒想像中好嗎?

原來,很多時候,你認識的自己,其實只是個假象…… 

在心理學中,有個知名的「周哈里窗」理論, 我們有:
  • 開放我:自己知道的自己
  • 未知我:自己不知道的自己
  • 盲目我:別人知道的自己
  • 隱藏我:別人不知道的自己。

依據許多心理學理論的看法,我們這一生能否適當的了解自己,減少「不了解的自己」所造成的盲點, 正是心理健康、適當人際關係的關鍵。

本書作者塔莎‧歐里希曾做過長期三年的調查,她發現九成五的人「認為」自己很了解自己,不過,真正擁有自我覺察力的人,實際不到15%。

一個人不了解自己,成因可能很多,當中一個就是近代愈來愈明顯的自我中心、自戀特質。此外,我們的重要他人不管是同事、下屬甚至是朋友、家人,也不太願意和我們告知我們真正的樣子。

Tasha Eurich
時報出版 2018/11/20

今天想推薦的這本「深度洞察力」原文是「Insight」。 可以翻譯為洞察或洞見, 如字面意義,in是在「裡面」、sight是「所見之物」。 這個字常被跟「啊哈」聯想再一起,時常,我們找到洞察的時刻,其實正是清楚看見自己內在的時刻。 

不過,清楚看見自己還真不容易!本書介紹了許多我們看不清自己的原因, 並且分享了許多比較有幫助的作法。

本書作者的背景是工商心理學博士, 這使得本書的實用性更明顯,大家在一篇一篇閱讀的時候,也可以對照本書精彩的附錄, 一共收錄了十多種問卷與工具,幫助大家用更紮實的方法了解自己。 
  • 附錄A 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為何? 
  • 附錄B 你的熱情與興趣何在? 
  • 附錄C 你的志向是什麼? 
  • 附錄D 什麼樣的環境適合你? 
  • 附錄E 你的優點和弱點是什麼? 
  • 附錄F 你對別人有哪些影響力? 
  • 附錄G 你有「不知己之所不知」嗎? 
  • 附錄H 你是自我崇拜的人嗎? 
  • 附錄I 你有多謙虛? 
  • 附錄J 你會想了解「絕對真相」嗎? 
  • 附錄K 你經常反覆思考嗎? 
  • 附錄L 你具有「學習好」,還是「表現好」的心態? 
  • 附錄M 你獲得足夠的回饋意見嗎? 
  • 附錄N 如何尋求三百六十度回饋? 
在這些廣反而全面的討論中,作者巧妙引用了許多心理學的研究,好比附錄J就是在探討「反芻思考」、附錄L則是在《心態致勝》這本書裡介紹的成長心態與固定心態的測驗、附錄A則是小弟相當喜歡的價值觀探討。

本書並不適合一口氣讀完,反而相當適合拿來作為讀書會的素材。透過閱讀,做做裡頭的評估與測驗,並與好友交叉比較彼此的了解,相信可以找到更多彼此過去沒見到的自我認識的盲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