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一位學姊,在大學、研究所畢業後,陸續換了好多份工作。長輩知道了都跟她說: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這本書可以給你很大的安慰!
在作者艾蜜莉的《沒定性是種優勢》一書裡,她定義了「多重潛能者」這個概念。作者從高中之後發現自己有個傾向:
一旦對某個領域開始有興趣,就會奮不顧身跳進去鑽研。然後,通常也能做出一些不錯的表現(雖然不一定頂尖)。不過,到了某個時刻;比方說,做到一定水準,或者覺得已經符合自己一開始的期待,她可能就對這個領域不再那麼有興趣了。
這種時候,她總覺得自己應該試著堅持下去(就像長輩提醒我們的),畢竟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神。但若摸著自己的心,作者總會發現,這件事真的不再那麼有挑戰了,也不是那麼有趣,因而選擇放手。然後,她會找到下一個有趣的事物再全心投入,如此循環下去⋯⋯
那些被長輩認為「樣樣通,樣樣鬆」的許多人,其實在未來這個「未知」滿滿的世代,更可能因為以下三個優勢而闖出一片天空:
1. 綜效想法 (Idea Synthesis)
顧名思義是結合兩個以上的領域,並從中創造出新的創意。如同已故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在2005年於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上說的概念:將事物串聯(connect the dots)的能力。因多重潛能者跨界接觸多方事物並具備廣度,讓他們有比其他專才更多的機會去洞悉別人所不能見者。
2. 快速學習 (Rapid Learning)
多重潛能者因時常跨領域嘗試新玩意,他們必須多次從頭當個初學者,而學習的經驗也促使他們較不恐懼新事物,也願意挑戰自己的舒適圈。更重要的是,他們原先就具備的技能甚至能應用到新的領域,多面向的經驗累積也讓學習過程不全然是從零開始。
3. 適應力 (Adaptability)
適應力已是21世紀生存的法則。多重潛能者能跨領域扮演不同角色,在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裡,「多才多藝」所展現出的專業廣度更有機會符合大環境與客戶需求。而實際上,同時擁有多重潛能者與專家型人才的團隊通常比只有專才的團隊表現更好;可惜的是,多數的多重潛能者都被鼓勵要向專家型的同儕看齊,專心朝單一領域發展。 (以上三個優勢節錄自此)
「嗯嗯,好啊~我可能是多重潛能者,對許多事情都充滿興趣;但是,我該如何發揮這種特質的潛能;或者,該如何把它實踐在我的職涯上呢?」
作者研究了很多多重潛能者的工作模式,整理出四種適合多重潛能者的職涯可能性:
有沒有發現,不管是那個模式,
「金錢、意義、多樣性」都存在。沒錯,這就是貫穿本書的核心精神,替自己量身打造一個三者同時滿足的職涯,對多重潛能者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讓自己活得下去、覺得有意義,卻又不會讓自己覺得無趣。
我已經和許多個案分享上面四種工作的可能性,許多人聽到之後都有「醍醐灌頂」的感覺,還有微微興奮的雀躍感。
「原來,工作也可以是這樣子!」
「原來,除了斜槓之外,還可以這樣想工作這件事!」
有「最愛」很好,我們可以專精的做好一件事;但如果你是個「多情」的人也沒關係,在未來世界,「學有精通」和「懂得變通」一樣重要。重點是,你能不能在認識自己之後,替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誠摯推薦本書給不安於現狀,卻又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的讀者。跟著作者書中許多具體的引導和自問自答,探索自己,替自己未來的職涯找到更多可能!
*書籍資訊:沒定性是種優勢,天下雜誌出版
- 「哎呀,這怎麼行?履歷會不好看呀!」
- 「三十好幾了,怎麼還沒有一個工作做久的?」
- 「怎麼這麼沒定性?」
- 「是不是抗壓性太差啦!?」
-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想做什麼?」
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這本書可以給你很大的安慰!
在作者艾蜜莉的《沒定性是種優勢》一書裡,她定義了「多重潛能者」這個概念。作者從高中之後發現自己有個傾向:
一旦對某個領域開始有興趣,就會奮不顧身跳進去鑽研。然後,通常也能做出一些不錯的表現(雖然不一定頂尖)。不過,到了某個時刻;比方說,做到一定水準,或者覺得已經符合自己一開始的期待,她可能就對這個領域不再那麼有興趣了。
這種時候,她總覺得自己應該試著堅持下去(就像長輩提醒我們的),畢竟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神。但若摸著自己的心,作者總會發現,這件事真的不再那麼有挑戰了,也不是那麼有趣,因而選擇放手。然後,她會找到下一個有趣的事物再全心投入,如此循環下去⋯⋯
Guide for Those Who (Still)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to Be When They Grow Up
Emilie Wapnick
天下雜誌 2018/8出版
那些被長輩認為「樣樣通,樣樣鬆」的許多人,其實在未來這個「未知」滿滿的世代,更可能因為以下三個優勢而闖出一片天空:
1. 綜效想法 (Idea Synthesis)
顧名思義是結合兩個以上的領域,並從中創造出新的創意。如同已故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在2005年於史丹佛大學畢業演講上說的概念:將事物串聯(connect the dots)的能力。因多重潛能者跨界接觸多方事物並具備廣度,讓他們有比其他專才更多的機會去洞悉別人所不能見者。
2. 快速學習 (Rapid Learning)
多重潛能者因時常跨領域嘗試新玩意,他們必須多次從頭當個初學者,而學習的經驗也促使他們較不恐懼新事物,也願意挑戰自己的舒適圈。更重要的是,他們原先就具備的技能甚至能應用到新的領域,多面向的經驗累積也讓學習過程不全然是從零開始。
3. 適應力 (Adaptability)
適應力已是21世紀生存的法則。多重潛能者能跨領域扮演不同角色,在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裡,「多才多藝」所展現出的專業廣度更有機會符合大環境與客戶需求。而實際上,同時擁有多重潛能者與專家型人才的團隊通常比只有專才的團隊表現更好;可惜的是,多數的多重潛能者都被鼓勵要向專家型的同儕看齊,專心朝單一領域發展。 (以上三個優勢節錄自此)
***
「嗯嗯,好啊~我可能是多重潛能者,對許多事情都充滿興趣;但是,我該如何發揮這種特質的潛能;或者,該如何把它實踐在我的職涯上呢?」
作者研究了很多多重潛能者的工作模式,整理出四種適合多重潛能者的職涯可能性:
找到一份包容你、鼓勵你探索不同可能性的公司(通常在新創公司比較有可能)。
沒錯,真的很奢華。所以,很多人決定自己創業,讓這件事情發生。
傳統斜槓的職涯模式,沒有固定正職,靠著兼差與自律,
接自己喜歡的工作、和不同領域互動激盪的職涯模式。
找到一份可以給你薪水,
卻不會把你的心力、體力、腦力耗盡的「雖不喜歡,但還過得去的一般工作」。
然後,在工作之餘,專心探索你喜歡的其他領域。
原來愛因斯坦是公務員!
上班內容頗輕鬆,還能讓他看到很多新發明;
他許多偉大的創見都是下班的產物呢!
專心投入一個工作,「做好做滿」。
做到覺得差不多了,達到自己覺得的預期,就「砍掉重練」。
浴火鳳凰,帶著過去所有資歷的勳章,尋找事業的下一春。
***
我已經和許多個案分享上面四種工作的可能性,許多人聽到之後都有「醍醐灌頂」的感覺,還有微微興奮的雀躍感。
「原來,工作也可以是這樣子!」
「原來,除了斜槓之外,還可以這樣想工作這件事!」
有「最愛」很好,我們可以專精的做好一件事;但如果你是個「多情」的人也沒關係,在未來世界,「學有精通」和「懂得變通」一樣重要。重點是,你能不能在認識自己之後,替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誠摯推薦本書給不安於現狀,卻又不知道如何踏出第一步的讀者。跟著作者書中許多具體的引導和自問自答,探索自己,替自己未來的職涯找到更多可能!
*書籍資訊:沒定性是種優勢,天下雜誌出版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