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不好看——「片名」的部分!!!
但劇情和故事本身好喜歡XDD
你喜歡到圖書館借書或者買二手書嗎嗎?每次借書心中想的,除了是省下一筆錢之外, 還有一些偶遇。我們都討厭那些在書上亂畫線的人,但有時,前幾位不知名的讀者,在某些角落留下的某些足跡,也許是書籤(我曾看過那種國小時代流行的勿忘我書籤)、也許是一張五六年前的便利商店發票,或者不妨礙閱讀也不爆雷的註腳(「這段寫的很好!」)都增添了借書的樂趣。
《真愛收信中》正以這樣的安排為緣起,讓故事主角茱麗葉艾許登,和一個她未曾去過的小島「根西島」接上了線。在觀影的時候,我一直想到《查令十字路84號》、《里斯本夜車》、《偷書賊》這些電影與小說;在這些故事中,「書」都扮演著一個有趣的角色。
【劇情介紹】(引述自此)
茱麗葉‧艾許登是英國的一位年輕女作家,她因為在二戰期間,以連載的方式寫了頗富趣味的故事《畢可史塔夫》,而在英國聲名大噪,並累積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但這系列的成功,卻也成為了茱麗葉的困擾,她亟欲擺脫這類有點譁眾取寵的小故事,畢竟創作這系列是在戰時,那時艱困的社會氛圍下,大家都需要能令人開懷的短文故事,因此有點滑稽的畢可史塔夫帶給了人們不少的歡笑,也暫時逸離了戰爭的殘酷與窒息。
你喜歡到圖書館借書或者買二手書嗎嗎?每次借書心中想的,除了是省下一筆錢之外, 還有一些偶遇。我們都討厭那些在書上亂畫線的人,但有時,前幾位不知名的讀者,在某些角落留下的某些足跡,也許是書籤(我曾看過那種國小時代流行的勿忘我書籤)、也許是一張五六年前的便利商店發票,或者不妨礙閱讀也不爆雷的註腳(「這段寫的很好!」)都增添了借書的樂趣。
《真愛收信中》正以這樣的安排為緣起,讓故事主角茱麗葉艾許登,和一個她未曾去過的小島「根西島」接上了線。在觀影的時候,我一直想到《查令十字路84號》、《里斯本夜車》、《偷書賊》這些電影與小說;在這些故事中,「書」都扮演著一個有趣的角色。
【劇情介紹】(引述自此)
茱麗葉‧艾許登是英國的一位年輕女作家,她因為在二戰期間,以連載的方式寫了頗富趣味的故事《畢可史塔夫》,而在英國聲名大噪,並累積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但這系列的成功,卻也成為了茱麗葉的困擾,她亟欲擺脫這類有點譁眾取寵的小故事,畢竟創作這系列是在戰時,那時艱困的社會氛圍下,大家都需要能令人開懷的短文故事,因此有點滑稽的畢可史塔夫帶給了人們不少的歡笑,也暫時逸離了戰爭的殘酷與窒息。
一天,茱麗葉無意間收到一封來自英格蘭外海,名叫根西的小島的來信,寄信人名叫道西‧亞當斯;因為在二戰期間,道西無意間在廢棄的書局找到一本曾經屬於茱麗葉的書,該書是查爾斯.蘭姆所著的《伊利亞散文選》,其中一篇名為「論烤豬」的趣味文章,讓道西度過了德軍佔領期間的艱困歲月,同時,「烤豬」還是他們這個「根西馬鈴薯皮派文學讀書會」成立的關鍵因素!因為書上留著茱麗葉的姓名與地址,所以道西冒昧想請教茱麗葉:作者查爾斯.蘭姆所著的另一本書《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是否能在倫敦哪家書店買到?並請茱麗葉順便提供一間倫敦的書店與地址,因為根西島上已然沒有書店存在了。
因為那個奇怪名字的讀書會,以及道西的真切文字,讓茱麗葉好心直接寄了《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給他,並開啟了兩人魚雁往返的情誼。 茱麗葉越聽「根西馬鈴薯皮派文學讀書會」的故事,便越受吸引,於是毅然決定造訪這個小島,並且不請自去地想參加這個奇特的讀書會。

就在茱麗葉要乘船前往根西時,相識才六個月的美國軍官馬肯意外向茱麗葉求婚了,還送給茱麗葉一枚鑲著無比巨大鑽石的戒指,並且邀請茱麗葉婚後跟他搬去紐約位於第五大道上、可欣賞中央公園景觀的豪宅去……

帶著這份意外的喜悅與惴惴不安的心情,茱麗葉踏上了根西島,但她從未料想,這趟旅程將改變她的生命軌跡!

***
電影本身奠基於歷史脈絡中,但即便對歷史不甚了解(像是我),也都能參透一些故事背後埋藏的人性線。很多時候,敵人、我族,好人、壞人之間的分野很清楚。但在這故事中,其實並非如此。畢竟回到根本,我們都是「人」。那些貼在我們身上的標記,也許是「性別」、也許是「種族」或「國籍」,不斷分化彼此。但諷刺的是,人類天生就渴望連結。但,正也是連結給了我們一些力量,讓我們有勇氣超越、放下那些人為的標記,看見彼此身為人的本質與愛。
此外,主角透過書寫來試圖達成某些療癒的過程,也讓我想到最近時報出版的《改寫你的人生劇本》這本書。透過架空的時空和背景,我們書寫。但書寫的時候,並不是「寫實」為原則,而是將真實發生事件背後的情感,轉化在另一個脈絡裡。透過這樣帶點距離與角度的美感,我們反而能看見更多過去沒有看見的人生細節。
除了故事本身迷人之外,這部電影拍攝的畫面和配樂的使用也好美。很英國、很懷舊,讓人很嚮往,好想親自拜訪電影裡的那個國度(不過,聽說電影不是在根西島拍的XD,因為根西島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年代的模樣了,是在Cornwall/康瓦爾郡和Devon/德文郡拍攝的)。


看完電影後,我查了一下電影原著小說作家瑪麗.安.薛芙(Mary Ann Shaffer)和小說緣起。發現作者本人去倫敦旅行時,順道前往附近的海峽群島遊玩,但因氣候因素而曾受困在根西島一陣子。這段經驗變成了她寫作的靈感,於是她第一部小說的背景,就安排在這了。遺憾的是,作者本人卻在《真愛收信中》出版的前夕過世了QQ。

Mary Ann Shaffer
這部電影被放在浪漫喜劇片,觀影後我想,確實有浪漫、有些地方好歡樂。不過,若你再看得仔細一點,或許這是一部跟人性、勇氣、力量、誠實、超越敵我、善良等議題都有所呼應的好片。還在猶豫嗎?不妨也讀讀這篇影評,我覺得寫的很好。或者,別再看影評了,改天就去電影院支持一下吧!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