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那些我們認真追求卻沒多想過的事 ——《美麗的葛莉絲達》

那些我們認真追求卻沒多想過的事
——《美麗的葛莉絲達》推薦序







*本文有雷*
*建議看過繪本後再閱讀*




伊索爾
步步2018/03/28出版

  關於美好,我們已經有不少繪本和故事。但關於「美好帶來的不美好、追求美好而變得不美好」的故事,我們或許還需要更多。

  直覺的看,《美麗的葛莉絲達》並不是一本專為兒童而創作的繪本。就連大人第一次讀起它,都可能覺得有些不舒服。作者伊索爾想說的,表面上是一個「美貌」的故事。但故事背後,其實也是一個關於追求權力、完美和理想的故事。

  眼睛是我們與世界接觸時最主要的管道。我們容易被美麗的人事物給吸引。以伴侶選擇為例,外表仍是多數人考量的因素之一。這種出於直覺的需求,也成為廣告商人們眼裡不可忽視的商機。一路長大時,我們也許想都沒想,就把「追求美貌」這樣的潛規則默默放在心中。

  「以貌取人」並不只是一句成語而已,而是我們容易忽視的天性。明尼蘇達大學的Ellen Berscheid博士研究這件事情數十年了。她發現,外表吸引力其實對人際互動歷程有很大的影響。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就是一個例子。當我們在評估一個觀察對象時,我們常直接利用「第一印象」來做更多判斷。不經思索的,透過這個「初步」判斷,推論出更多其他特質。外表便常是我們下意識用來做出更多判斷的簡單指標。當一個人外表條件好時,我們很容易也覺得他擅長工作、人很好。

  Berscheid博士和他的同事把這種現象稱作「美的就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實驗室研究發現,被評為帥哥、正妹的人,很容易被認為是聰明、健康、正直的;甚至,我們會覺得他們婚姻會比較美滿、事業比較成功。

  不過,原以為只是在心理的判斷,確實也影響了真實生活。經濟學家發現了一種「美麗津貼」(beauty premium)現象:外表條件好的人與較不出色的人相比(即便兩人能力相同)薪資硬是多了4到5%。

  雖然美貌也有它的反效果(像是容易被同性主管當成威脅、被認為是「徒有其表」、「成功是因為外貌」等),但整體而言,美貌仍被社會視為一種「外在優勢」,且深刻地影響著人類互動。至今,追求美貌也逐漸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當然,我們的立場不是反對追求美麗。而是期望透過這個故事,鼓勵大家思考「追求美貌」與「崇拜美貌」對我們的影響。在向美貌看齊的同時,我們是否真如繪本所說,變得「沒頭沒腦」?當我們真的美貌時,能否覺知到這種優勢帶來的影響?而當這樣的優勢不小心變成人際之間的阻礙時,我們又能否有所察覺?

  追求美麗這件主流的事,在技術上是困難的。但在心理層面卻相當簡單,不需思考太多,變美就對了。也因此,我們不一定有機會去思考:如果追求美貌不是唯一重要的事,那我們還想追求什麼?在我們看似因追逐美貌而變得完美的時候,我們是否忘了「完整」這個或許更重要的選項?

  在這個故事中,葛莉絲達的女兒或許給了我們一些答案。在人生這塊逐步拼湊而成的大拼圖裡,能不能留有幾塊小拼圖,可以是不符合主流價值、不完美,或是外人眼裡看似不理想的。即便如此,倘若我們願意擁抱這些不美好的小拼圖,找到真心接納的勇氣,反而讓我們變得完整。我們會因為完整,而找到另一種「不必追求」的美好。

  閱讀繪本的有趣之處在於,每個人看完都會有不同的啟發。我在這個故事裡看到了這些,你看到的又是什麼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