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也是需要練習的——《讓你在乎的人都喜歡你》

説話對許多人來說,是件簡單的事。
不過,這事卻也對許多人而言困難重重。
特別是,我們還得「説對話」的時候,說話就是一門學問與藝術了。

作者:箱田忠昭
方言文化2018/03/07出版

本書以「閒聊」為開場,聚焦在「開始四分鐘」的營造。社會心理學發現,第一印象確實在人際互動中佔有一番影響力。(不過,雖然說前幾分鐘很重要,但也不是說前幾分鐘沒顧好,後面就無法挽回~這是也想提醒大家的觀念)

書中提到了許多社會心理學、人際溝通的實用知識,像是自我揭露、單純曝光理論、非語言訊息、類語言(如音調、音質) 等對溝通的影響。在此分享幾個我覺得很有感覺,或者閱讀後又被提醒的溝通秘訣。

(一)瞬間決定法則(One Glance)

社會學家Erving Goffman提出的概念Presentation of Self(Goffman's Dramaturgical model)。應用在人際溝通上,指的是許多我們給人的感覺,其實都在默默影響他人如何看待你。雖然「性別、年齡」無法改變,但像是「外型、服裝」、「表情(多微笑)、眼神、態度」與「人際距離」,裏頭有許多元素都是我們可以事前做足準備,多加練習的。

(二)閒聊前的心態

溝通時,我們多半抱著特定目的,因而容易過度將焦點「擺在自己身上」(顯然這不利於溝通)。這時,要如何適時把焦點留在對方身上呢?書中提到幾個觀念我覺得很不錯,像是:
  • 溝通前,記得對方身上一定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 對對方感到好奇,而不要一直想著自己要達成的「目的」 
  • 尋找彼此共通點 
  • 以理解對方為前提,尊重對方的任何想法與行為 
透過這種把重心放在對方的心態,我們也比較不會過度關注溝通時自己的緊張。

(三)任何技巧的使用,真誠都是關鍵

書中介紹了許多技巧,像是「讚美、給予肯定、我訊息」。這些技巧看似好用,但是否出於真心、真不真誠,對方其實感受得到。又或者像是同步(pacing)裡頭提到的模仿B(肢體語言,透過mirroring)、M(情緒,透過tuning)、W(語言,透握matching),理解上都不難,但確實需要足夠的練習才能發揮功用,使用時也得注意過猶不及。

(四)學習「說話」前,先練習傾聽

書中用生活、口語的方式,介紹了不少晤談技巧,像是促進(點點頭、口語的「嗯哼」等)、眼神接觸等(不過對於書中提到,要一直「直視對方眼睛」這部分,我並不建議總是這麼做,而是可以適度將眼神聚焦在對方眼睛、鼻子到人中這部分的區塊,適度的移動)。 這些其實都是「聽」的技巧。許多溝通難手往往努力學習「說」的方法,而遺忘了「聽」的重要。

(五)培養被拒絕的涵融度

被吐槽、被拒絕很不舒服,但不表示「我們不好」。我們也得考慮當時特殊的情緒脈絡,也就是「人事時地物」。這樣才能發現更多未來改變的契機。

***

對於想初步深入探討溝通觀念與技法的朋友來說,本書是一個輕鬆易讀的入門書。將書中觀念「理解」之後,一次一點的用在生活中,將這些觀念與技巧「內化」成自己的直覺,一定可以增加溝通上的效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