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家人的第二張臉孔》:要面對,但記得要溫柔

催光鉉
大樹林(2017/12/15出版)

家是我們第一個學會與人互動的地方。
家是我們第一次感受到愛的地方。
但是,家卻也可能第一個造成我們「心理傷痕」的地方。

愛可以是一種力量,但不成熟的愛,又能變成我們成長路上的包袱。
亦即,愛能愛人,也能礙人。

這是一本討論家庭的書,也是一本討論關係的書。
在「家」裡長大的過程,形塑了我們未來與人互動能力的基礎。

理想上,良善而足夠好的教養環境下,家可以讓小孩成為一個能夠獨立自主,又能夠享受親密互動的個體。但實際上,營造所謂「良善」的教養環境,並不如字面上看似那麼簡單。因為,所有父母其實都是「第一次」成為父母。

「你跟你爸爸一模一樣!」
「我不想要跟他一樣!」類似這樣的話,你聽過嗎?

幾乎多數的教養,多少都承襲了「上一輩」的風格。我們多少承襲了家族裡對關係維持有幫助的觀點,以及可能造成特定傷的——必然之盲點。雖然這麼說有點誇張,但或許每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都可能受過或大或小的「心理之傷」。

對這些成長過程留下的傷口,如果只是一味的假裝沒看到、選擇忽視,傷口仍會在未來某些時刻隱隱作痛,影響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比較有幫助的方法是「正視這些傷口」,並且學會用新的觀點理解這些傷口,鼓勵「長大後的自己」去思考該如何走過、甚至超越這些必要之痛。

在諮商領域,有個學門以「系統」為架構來進行工作,這種思維在處理伴侶或家族議題時更顯得重要。本書以「家庭」為討論的起點,提供許多家族治療、策略/系統的思維。引導讀者跳脫「都是誰的錯」這樣的狹隘思維,重新思考在家庭這樣的關係脈絡下,如何重新理解關係破裂的緣由。

我們不說「都是你的錯」,而說「我們如何一起造成這樣的局面」。
我們不說「為什麼他不改」,而是思考「如果我們改變了,一切會變得怎樣」。

作為一本認識「家」、認識「家庭當中的自己」,本書是一本深淺適中、有著大量故事的讀物。跟著作者筆下的這些案例,培養自己對家庭這個又熟悉又陌生的議題有更多的認識,相信對於現在家庭,乃至於未來為人父母之後的家庭經營,都會有不少的幫助。誠摯推薦給對「家」這個議題感到興趣的夥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