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少都有「強迫症」:讀《強迫行為的心理學》


本書是台灣少數詳談強迫行為的譯作。作者對各式各樣的強迫行為做了詳細的訪談、調查誒整裡。仔細區隔了「成癮」、「衝動」、「完美主義」、「太有責任感」這些與強迫症有相似之處的概念之間的差異。

根據心理狀態,而非「外顯行為」來探討個人困擾,是臨床心理師的專業之一。「逃避痛苦、迴避風險」和「帶來快樂、追求刺激」確實是兩件不同的事,也是區隔上述概念的基礎。唯有仔細探討行為背後的動機,我們才能說自己比較能了解眼前這樣的行為;後續要做適當的處遇,也才能找到關鍵。

***

以「強迫」做為出發點往外延伸,你會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強迫。拿著手機在滑的人、沈迷網路世界、瘋狂點擊遊戲頁面,乃至於蒐藏書的癖好、遵從文化禮儀(看到碗破了立刻說「碎碎平安」),這些現象背後其實正跟強迫機制有所呼應,都是一種「對焦慮的反應」,一種積極處理焦慮的作為。

我們愈來愈有感,這是一個「焦慮世代」。日前一篇網路文章便提到,知識焦慮愈高的人,愈有可能在網路上儲存一堆文章、購買一堆知識型的教材,這種透過「具體行動」來緩解焦慮,取得控制感的行為,作者或許會笑稱這是知識強迫症。

***

本書有幾個特質不得不讚賞。

首先,作者多次提醒大家,「正常」和「不正常」的界線其實很模糊,也會因為文化、時代演變而有所不同。這點在討論什麼是健康的強迫、健康的完美主義、健康的焦慮時,更顯得重要(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非常推薦閱讀:《我的悲傷不是病》與《救救正常人》這兩本書)。

此外,在第二章,我強烈地感受到作者真心地呈現出強迫症患者的處境。很多時候,強迫症真的不是叫他「不要想這麼多」就沒事的。這部分的有苦難言,若不曾親耳聽聞當事人的心酸血淚,是很難想像的。但在作者的細心訪問與撰寫下,相信很多患者會深感被同理。許多案例的比喻十分傳神,讓我們更能體會那樣的感覺,像是:

  • 「強迫行為(如洗手)可以減緩不安在心中翻騰,就像把搖晃過的汽水慢慢轉開,避免它噴出來一樣。」(頁32)
  • 「你看不到患者的內心,所以感受不到這種恐懼有多嚴重,這是種讓人心神耗弱、極度痛苦的焦慮。多數人對強迫症的了解僅止於表面,如果有人說:『喔?莫非我也有一點強迫症?』那他八成沒搞清楚,自己在說些什麼」。(頁53)

延伸到第三章時,作者回顧了目前對於治療強迫症最有幫助的治療取向(也就是暴露不反應正念結合,並搭配適當的藥物治療)。這部分初步介紹了這樣的治療方式,並且解釋為何這樣的治療是有用的(可惜的是,礙於篇幅與書籍主題,這部分的「具體作法」只看書是非常不夠的,在美國已經有不少「強迫症自助手冊」,惟在台灣都尚未有翻譯)。

***

身為臨床心理師,以曾接觸過的強迫症患者經驗來說,強迫症一開始往往是從「小地方」出現的,但「強迫症」的基本知識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因而常被當成「想太多」、「愛搞怪」,甚至是「中邪」等,因而延誤了適當的處理時機。此外,也不是所有心理衛生專業人員都知道如何妥善的處理強迫症,承如書中所言:

  • 「根據國際強迫症基金會表示,強迫症患者平均要被這種病折磨14-17年,才能獲得正確診斷;在找到正確的治療師前,他們至少求助過另外兩位。」(頁45)
  • 「尋求治療的強迫症患者,在找到真正勝任的治療師前,平均來說都諮詢過另外三位。」(頁79)

我手上一位強迫症患者曾說:「如果早一點來接受治療那就好了,我的人生就不用白白浪費這麼多年。」也有患者提過,曾因爲了處理強迫症,接受了坊間較非正統科學心理學的治療(如,看著一顆「燈」做相關的練習),不但沒有幫助,自費花了大把的銀子,更可能讓強迫症狀惡化。

利用本書的出版,藉此機會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在台灣,可以提供強迫症患者有效心理治療的專業,主要是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有相關困擾的民眾,在進行諮商前,可以主動詢問你眼前的心理師是否有相關的訓練背景(理解「暴露不反應」的療程與相關處遇的技能,如:正念與接納為基礎的行為治療),是否曾處理過類似的狀況,亦可請治療師與你討論,他會如何協助你面對強迫症。透過這樣的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師。

***

很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讓國人更有機會認識強迫行為。雖然我們不一定符合「強迫症」的標準,但出於緩解焦慮的本能,其實強迫就在你我身邊出現。對這樣的行為多些瞭解,或許能改善我們許多小小強迫的壞習慣。

更重要的是,調查發現,每百人中就有一人飽受強迫症之苦(頁21),當我們發現自己或親友可能出現比較嚴重,影響到生活的強迫狀況時,我們是否能成為他的助手,協助他及早處理與面對,會更有機會早日回復原有的生活品質。

***

本書唯一要提醒的地方是頁317,作者表示「精神病的基礎,是大腦線路異常,不是神經化學物質失衡」(原文:「Abnormalities in the brain’s wiring, not neurochemical imbalances, underlie most mental illness.」)。這句話有點太武斷了,因為大腦線路(或迴路)要運作,正是靠著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在進行的。這也是許多精神疾患需要服用藥物調節這些傳導物質的原因,在此提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