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的價值》:凡是人類行為,都值得研究

三采最近出版了一本翻譯書,〈Upside of Downtime: Why Boredom is Good〉,書名是「無聊的價值」。本書非常有趣,除了探討「無聊」的成因之外,也分析了像是在發展、親子教養、工作,乃至於對人生,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無聊;無聊到底好不好,無聊有時候為什麼蠻重要的;以及,太無聊有沒有救這件事XD。

Sandi Man
三采(2017/05出版)

(等等,封面怎麼感覺主角在打坐呢XDD 事實上,打坐、正念、冥想一點都不「無聊」啊,真的做起來你就會發現,你的內心有多「忙碌」,以上辯解)

書中把「無聊」定義為:無聊不是「沒事好做」,而是當下「沒有吸引你的事情想去做」,換成心理學一點的語言就是「所感受到的刺激程度低得另人不滿」。

無聊這種感受看似主觀,但其實也深受「環境」影響。書中提到一個實驗,如果把時鐘速度調得比正常還要慢一點,受試者容易覺得現在在做的事情很無聊。反過來,如果把時鐘速度調得快一點後,受試者會覺得手上的工作沒那麼無聊。這意味著,不管是在學校或職場,透過一些外在環境的調整,學生或者員工其實是比較可以快樂(不無聊)的工作或學習的。

而在處理「無聊」的時候,我們大致可以用兩種取向來處理:
  1. 把注意力重新放回手邊無聊的工作或事項上,設法找出刺激與意義。
  2. 尋找跟手邊工作不太相關的其他刺激,這種刺激可以來自外部(去找別的樂子)或自己心裡(白日夢等)。

就字面意義來看,第一點難度比較高XD。第二點則是大家都用得比較多的方法。但在書的後半部,作者也提到,若一項工作顯得多元、重要(具意義感)、自主性高及回饋度高(能增加意義感),通常比較不會給我們無聊的感覺(把意義找出來)。此外,在工作、學習中,創造或使用幽默感,也是很棒的方法。

***

照理說,我們身處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要感覺到「無聊」應該是很難的。至少,跟過去數十年前的人相比(智慧型手機也不過就是個出現時間才幾年的東西而已)。只是,我們愈來愈依賴數位裝置,它很快、很即時,可以立即滿足我們的需求。但反過來說,我們也有點成癮了。

我們沒發現,這種數位裝置其實用起來「太簡單了」。所以,有一天我們突然想要去戶外走走、去學樂器、去做點不用手機就能做的事情時,難度反而增加了。於是,我們又回過來用手機。卻沒理解到,我們的生活其實有點被限制在眼前這個小框框裡,難怪無聊的感覺愈來愈強了。

網路與數位時代興起後,世界一下子就在我們的眼前,很快速、很方便。但也某種程度的,侷限了我們的想像跟視野。同時,我們胃口被養大了,需要更多、更快速的資訊,才能滿足。書中引用Nicholas Carr書的話是:「我們能專心在手頭事務而不分心的時間長度在二○○○年是十二秒,在二○一○年剩下八秒」。我們愈來愈難專心了,因為眼前的一切我們很快就習慣了,視為理所當然。也因此,在驚悚的刺激,有一天可能都還是無法滿足我們。

同時,我們也得留意,大量資訊很容易取得,也有它的反效果。我們那顆「愛比較」的心,更有東西比較了。這也是近代臉書憂鬱症(Facebook depression)出現的成因之一。「將近三分之二的社群網站用戶說,臉書或推特等社群網站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不怎麼樣。」我們都沒發現,大家幾乎只會在網路上分享喜事,而鮮少寫實地透露自己遭遇的人生難關。

「無聊難題」的解方不是試圖避免無聊,而是設法駕馭無聊。

面對無聊難題,我們需要的不是繼續找樂子、找處更大或更high的樂子,而是回過來,理解無聊的意義,學習與它共處。

書中提到,許多人找樂子的起因,確實是因為無聊,或者感覺生活焦慮、寂寞與憤怒。像是,暴飲暴食、飆車、吸毒、犯罪、冒險行為,其實都是刺激自己不要無聊的方法。當然,偶爾用一點輕鬆的方法打發無聊,也無傷大雅。偶一為之的買東西,吃東西,泡澡都是好方法。只是要留意是否過度(書中就提到,無聊感愈強的人,愈難控制要吃垃圾食物的衝動)。

整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在於,無聊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純粹的刺激,而是「有意義的刺激」。這種刺激不像樂子一樣曇花一現,而是可以陪伴我們走過許久,度過不少難以專注的時刻。創造與自己意義一致的目標,或許是陪伴我們面對生活中難免無聊的絕佳方法。只是,對每個人來說,「意義」的定義不同,而又該如何去創造,這部分就留待大家依循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尋找了。

最後,跟大家分享書中提到,「讓人感覺無聊」的人,常見的核心特值:
  • 自我中心:太過關注自己,讓人感覺隔閡。 
  • 談話瑣碎:喜歡講雞皮蒜毛的事,讓人難集中精神。 
  • 情緒不當:說話時情緒傳達不適當,使人難專心聆聽。 
  • 消極被動:對世事採取消極態度,談話難以讓人為之一亮。 
  • 正經嚴肅:太過正經,缺乏幽默感。 
  • 讓人分心:講話方式讓人容易分心,要努力才能保持專注。
以及,這些人常出現的具體行為前幾名:
  • 把一件事情講的又臭又長,毫無重點
  • 講話非常慢(等不到重點,讓人心煩)
  • 講話缺乏抑揚頓挫 
  • 不讓別人講話 
  • 相同的事一講再講 
  • 一直愛講自己的 
  • 愛抱怨 講話有氣無力 
  • 講事情太強調枝微末節
  • 把所有事情都看得很嚴重
  • PS.還有一個排在第十五名的好例子,愛用別人不一定懂的術語或縮寫,範例:
    「這個,我跟你說,我基本上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個 key issue。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藍天思維,採取跳脫式 thinking。就說了,這不是什麼天大的難題,不過 LKK 的僵固性思維會是死路一條。這一次我需要你來跟我進行一個配合的動作,否則 策略目標持續改變,然後我們在態度上就很難達成一致性。」
你中槍了嗎?倒也沒關係,因為書中也說,「無趣的人可能比較長壽。心理學家Brent Roberts指出,無趣的傢伙往往責任感強,很守紀律,飲食健康,運動規律,較常找醫生,不抽菸酗酒,職場表現出色,婚姻關係長久,家庭關係緊密,鄰居相處良好。」

所以,不管是有聊還是無聊都好,兩者我們都需要。只是,該如何找到平衡,我想透過這本書的閱讀,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留言

  1. 那無聊的人適合讀心理系嗎?我想我是個無聊的人,難以跟人非常親近。
    我喜歡也渴望能幫助人,有同理心,我喜歡觀察和分析他人的行為,我也試圖了解自己;同時,近期我也了解到我確實是「立即滿足」成癮,較缺乏耐心,以及「愛比較」,我試圖調整,也許斷斷續續,也許緩慢,我我認為我是有在進步的。
    這樣的我適合讀心理系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幾個點供你參考:
      1. 心理系未來不一定只能從事助人工作,還有很多可以發展的地方唷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tw/2017/02/blog-post.html

      2. 對於怎樣的「個性」、「特質」適合從事助人工作,有非常多的說法。所以,很難說怎樣的個性一定適合、一定不適合。

      只能說,若要從事這一行,花一輩子的時間來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因為心理師在助人關係裡,就是一種「工具」,如果你沒有把自己這個工具了解到一定程度,對個案的幫助可能是很有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懂自己。

      3.其實無聊的人不一定「難以與人親近」,這是不同的概念(不想與人親近、不敢與人親近等等,都是不同的意思)。難以與人親近是一個「結果」,值得思考的是,是怎樣的因素造成的。

      4.你的這些觀察與發現是很好的材料,如果真的很困惑,也許學校輔導室、諮商中心的老師,就是陪你了解自己的好方法。

      刪除
    2. 心理師,謝謝你
      我想我仍在進行一長串的自我探索。

      刪除
    3. 不客氣!
      這是一條漫長但卻值得的路 :)

      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