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個能公開談論自殺的環境,反而會讓人鬆一口氣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22歲憂鬱症女作家演講 台中一中臨時取消惹議」。

據報導,演講者蔡嘉佳說:


「有人向台中市市長投訴此場演講不應該出現在一中校園中,因為談及自殺…。」校方於是以申請場地有瑕疵、且沒有場地可臨時出借為由,「一溜煙把我們清空」

本文暫且不針對行政程序與演講取消的關係做討論。我們在此想討論的問題是,「討論自殺」這件事情。在找這篇新聞時,看到了2012年底的一篇新聞「中一中女學生校內跳5樓亡」,對比剛剛的提問,真是讓人感傷的巧合。

不少人可能會認為,討論自殺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最常見的擔心就是「談論自殺會讓本來不想自殺的人,變得有想自殺的念頭」。

這種想法看似合理,但實際上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當我們對自殺、憂鬱情緒等類似主題,能抱持著開放討論的態度時,類似行為的「實際危險性」反而會降低。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普遍性。

自殺想法、憂鬱情緒,是多數人一生中多少會經驗的;據《康健雜誌》的調查發現,三成左右的青少年曾有過自殺的想法。青少年處於一個轉大人的階段,確實是一個內憂外患,壓力不少的年紀。青少年本身就不一定會主動找大人協助解決自己的問題了。假設又處在一個自殺話題=「禁忌」的社會氛圍下,要開口就更難了。

在這要簡單解釋一下,自殺想法指的是腦中出現過想自殺的念頭、自傷想法指的是有過傷害自己的念頭;但兩者都還沒有具體的行為,只有「想」而已。而自殺、自殘行為則是指真的去執行、有所動作。

中山醫楊浩然教授的研究指出,台中、彰化、南投的國高中生中,過去一年曾有自殺想法的青少年約占19%,有自傷想法約占15%,但真正執行自殺的比例不到5%。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減少自殺念頭轉變為真實的具體行動;另一方面則是主動協助這些曾有自殺念頭的青少年,妥善的處理促成他們自殺想法背後的壓力與困擾。

對於第一次有輕生念頭的人來說,往往自己本身也會被「自己有這樣的想法」給嚇到,又或者會擔心自己真的會這麼做。倘若加上社會環境的汙名影響,很容易使青少年認為,有這樣的想法或情緒是不好、不對、不應該、奇怪的。

自殺防治專家Shawn Christopher Shea認為,要表達自己有自殺想法之前,我們會因為很多「原因」而不願意說,最常見的原因其實是很多「對自殺的想法」,像是:

  • 覺得有這種想法很脆弱
  • 覺得有這種想法很羞愧
  • 覺得有這種想法是不道德的、罪惡的。
  • 把討論自殺這件事情當成禁忌的主題。
  • 擔心說出自殺想法會被視為生病、瘋了。


當大人能夠對負面的憂鬱、自殺想法展現開放的討論態度時,反而會讓青少年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也讓上述那些情緒與擔心得到舒緩。

此外,知道這種想法並不是只有自己想過時,會讓青少年覺得「原來我並不孤單」,而有可能減少過去因不理解而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壓力。這種常態化(normalization)對很多人來說,更是能有效減緩自殺意念強度的做法。

剛提到的雜誌調查中,最讓青少年有自殺念頭的最大原因,其實不是升學壓力(21.8%),這只是第二名,第一名是親子關係(34.5%),第三名則是感情問題(15%)。這樣的資訊往往跌破大家眼鏡。事實上,大人對於青少年感受的壓力,真的不是那麼了解。

一旦青少年理解到,像是憂鬱、自殺想法這些負面的狀態,並不是什麼不能說出口的事。他們就更可能有意願向老師或家長(不然至少是同儕)分享自己自殺想法背後的成因,也就是自己最近遭遇到的壓力(其實這才是我們主要處理的部分,因為這部分若妥善處理,憂鬱、輕生的想法也都會減輕);大人就更有機會早一步協助青少年處理遭遇的困擾,避免讓自殺念頭變成行動。

Shawn Christopher Shea曾說過:「公開的討論自殺的想法,也許只是讓人將它說出來,但出奇不意地,自殺的意念不再是被隱藏的罪,而變成是個問題可以被解決」。

在青少年死因中,自殺排名在前三名,倘若社會能夠以一種開放、客觀的態度來面對這樣的議題,且在成長過程中,能夠有機會學習到相關的正確知識、接受必要而與有感的生命教育,而不是僅只是停留在討論自殺的方法、自殺好神祕這種主題上。在成長過程,青少年便更可能有意願主動求助,進而減少憾事發生的可能。

蔡嘉佳的一番話正適合用來總結這篇文章


「每年都有這樣的孩子在沈重的升學壓力與成長環境下抑鬱成疾,或選擇結束生命。學校避諱談論生死、談論憂鬱,此舉正是學校對憂鬱症的無知造成的恐懼,反而讓憂鬱學生求助無門。」

--

PS.這是蔡嘉佳的憂鬱症小自傳

蔡嘉佳
時報出版2016/09

作者蔡嘉佳在二十一歲的夏天,確診罹患精神官能性憂鬱症。在抑鬱、承受嚴重的藥物副作用的同時,深刻地感受到社會因不理解而對心理疾病患者的種種標籤化,她決定用坦誠的記事融合文學的筆,大無畏地溫柔訴說發病過程和病情起伏中的生活細微,透過憂鬱症患者的眼睛看見彼此的困境。無論是患者、陪伴者或任何一位願理解同心的身影,都能在本書得到一點力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