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到底對人會不會有不良影響?這是一個心理學家已經研究過的題目了。答案是,取決於玩遊戲時的心態。你打電玩的目的,是想逃離現實生活,還是想讓現實生活過得更好?
心理學家更好奇的是,玩遊戲會不會有可能對我們的心理有幫助?答案也出來了,只要玩對方法,遊戲是很有可能對我們心理健康有幫助的。
這本書的作者親自經驗了腦震盪之後的「創傷後成長」,但她更強調,只要好好玩遊戲,就可以在不經創傷的狀況下感受到「挑戰後成長」。當中的關鍵就在於「遊戲力」的培養。
七種「遊戲力」其實都呼應著很多被證實對生活有幫助的心理學概念。
本書花了大半的篇幅詳細的解釋這七種遊戲力的意涵是什麼,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並告訴你該如何真的應用在生活中,以及列舉許多真人真事,告訴你這些特質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
此外,貫穿全書的是在身體、精神、情緒與人際四個向度的遊戲。這些遊戲都根基於心理科學研究,所以相信玩起來是有用的。
雖然全書以「遊戲」做為包裝,但是裡面提到的許多心理學概念,也都是非常實用的。像是:
最讓人振奮的是,將本書的概念運用在憂鬱症的治療上,是有用的!雖然還需要更多長期追蹤的研究,但是這本書算是點亮了遊戲這個概念在醫療中應用的可能性。
就算沒有憂鬱等情緒障礙,活著難免就會有情緒困擾、拖延毛病、時間管控的問題,試試看,用遊戲來解決這些問題,相信會帶給你不少新的發現!
心理學家更好奇的是,玩遊戲會不會有可能對我們的心理有幫助?答案也出來了,只要玩對方法,遊戲是很有可能對我們心理健康有幫助的。
Jane McGonigal
先覺/2016/11出版
這本書的作者親自經驗了腦震盪之後的「創傷後成長」,但她更強調,只要好好玩遊戲,就可以在不經創傷的狀況下感受到「挑戰後成長」。當中的關鍵就在於「遊戲力」的培養。
七種「遊戲力」其實都呼應著很多被證實對生活有幫助的心理學概念。
- 迎接挑戰=採取「迎接挑戰」的思維模式。你願意面對種種阻礙,並將壓力視為挑戰,而非威脅。(認知重估)
- 搜集並啟動能量升級=尋找能讓你更強大、快樂的事物。當你面對一項艱難挑戰時,你必須不斷培養正面情緒,並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主動面對問題的心態、問題解決取向)
- 打倒壞壞=欣然接受負面經驗(例如痛苦或失敗),只要這些經驗能幫助你學習,或更接近你的遠大目標。讓勇氣、好奇及進步的欲望,成為你的最佳動力。(心理彈性)
- 自行設計並完成任務=積極採取行動。每天向最大的目標邁出一小步,積極採行動的意思就是一步步向前邁進,即使遭遇困難也不退縮。因此,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大的目標。(行為活化)
- 招募盟友=試著尋找至少兩位你認為可求助,並能坦誠談論自己壓力及挑戰的對象。(人際連結)
- 秘密身份=尋找你的「英雄時刻」。請檢視你的人生,並找出自己「英雄時刻」。通常我們會扮演一種「秘密身分」,請專注你所展現出的力量,以及背後的意義及使命。(自我認同)
- 打場大勝仗=留意壓力或挑戰可能帶給你的正面結果。(尋找益處, benefit finding)
本書花了大半的篇幅詳細的解釋這七種遊戲力的意涵是什麼,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並告訴你該如何真的應用在生活中,以及列舉許多真人真事,告訴你這些特質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
此外,貫穿全書的是在身體、精神、情緒與人際四個向度的遊戲。這些遊戲都根基於心理科學研究,所以相信玩起來是有用的。
雖然全書以「遊戲」做為包裝,但是裡面提到的許多心理學概念,也都是非常實用的。像是:
- 面對問題時,我們常用的五種心態:避免、抗拒、調適、挑戰、轉化。效果分別為何?
- 「能力與控制信念」,包含希望、樂觀、自我效能。這三者如何強化?
- 目標設定的秘訣:清楚具體、實際可行、好玩、循序漸進、有意義,該如何使用在目標上?
- 任務切割的技巧:居然是讓目標真的被達成的關鍵?
- 「自我反省悖論」:我們常常花很長的時間想著挑戰有多艱鉅,這樣對我們是好還是壞呢?(答案很矛盾:兩者皆是)
最讓人振奮的是,將本書的概念運用在憂鬱症的治療上,是有用的!雖然還需要更多長期追蹤的研究,但是這本書算是點亮了遊戲這個概念在醫療中應用的可能性。
就算沒有憂鬱等情緒障礙,活著難免就會有情緒困擾、拖延毛病、時間管控的問題,試試看,用遊戲來解決這些問題,相信會帶給你不少新的發現!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