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6週正念練習法》
時報出版,2015/11
※簡單、有趣,為期六週的正念課程幫你輕鬆聚焦,重要時刻做出最佳的判斷和決定!
★一本更親切易懂、更聚焦於正念認知療法(MBCT)的精神健康指南。
★大人小孩都適用~不再任憑情緒擺佈,強化專注力的實用啟發書。
茹比在學習正念認知療法後,發現它不是盤腿端坐在小山丘上,嘴裡哼著可能是電話簿倒過來念的經文,而是學習注意自己的想法與感覺,讓自己能真正體驗生活。於是在順利找回自信,並取得牛津大學正念認知治療碩士學位之後,將自己對此領域的研究,再根據牛津大學馬克‧威廉斯教授的八週正念認知療法課程,用幽默的文字、輕鬆詼諧的漸進式引導法,設計成每天只需花十到二十分鐘的時間,僅需六週即可養成正念習慣的訓練課程。此外,在人的一生中,大腦會隨著不同的成長階段而變化,所以茹比還特別為家有嬰幼兒童、青少年的父母們量身訂做適用於親子關係的正念練習法,不僅能舒緩為人父母者的緊張和壓力,也教導父母如何帶著小孩子們走出各種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困擾,培養出良好的應對能力。
--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跟其他正念書籍不太一樣之處在於,這本書比較多在描述,作者遭遇的困擾(情緒失調、負面想法、對小孩大聲吼叫等等),以及她自己投入正念學習之後,如何可以用新的觀點來認識與處理這些困擾。
別於其他正念書籍,本書花了不是太多篇幅在正念的「技巧」上,比較完整的正念引導,大概只出現在第五章(介紹六週正念練習)這部分。其他章節,比較是作者自己的故事與經驗。
本書架構主要可分成四塊:
(一)為什麼要正念?一開始作者試圖回答,我們大腦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累,壓力這麼大,這便引導出我們目前對大腦的認識。接著,作者用科學的觀點,從入門者的角度去介紹「正念」是什麼,為什麼他是改善我們生活品質的一盞明燈(第1-3章)。
(二)作者設計的六週正念練習(第5章)
(三)正念如何應用在社交、親子教養、青少年(第6-8章)
(四)作者本身的經驗與正念之旅(第4, 9章)
--
另一本類似的書籍,推薦的是Dan Harris的《快樂,多10%就足夠:一個明星主播如何解除壓力、停止自我批判,並保持正念的靜心之路》,兩本書都對初次接觸正念的心路歷程做了很精彩的描述。兩位作者都很有梗,閱讀過程都不時會笑出來XD
本書從初學者的角度,初步介紹了正念的概念。故很適合給對正念有點興趣,卻不知從何開始的初學者。但也必須提醒,只讀本書,感覺是不夠的。對於更多正念的態度,技巧與實踐,可能需要其他書籍的輔助。
通常,我們會協尋到正念時,往往都出於一些身體的抗議,像是作者Ruby本身就曾是憂鬱症的患者,又或者Harris他自己是個新聞主播,壓力大的要死,身體也開始出亂子。事實上,我們更鼓勵大家把正念當作「預防保健」的工具,在身體還沒出狀況前,就積極的透過正念來安頓自己的身心,增加抗壓力。當然,等到身體出狀況,再來學習正念,也還來得及,只是在練習過程中,所要面對的困難也會稍微增加一些。這時,適當的專業人員(如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等)協助,就顯得重要了。
p.s.對於已經讀過不少正念書籍的讀者來說,本書的閱讀也可以作為一種複習,作者親身的故事也十分吸引人。這部分是和其他正念書籍很不一樣的地方。
--
講座分享
- 為了讓讀者更容易實踐與理解本書的內容,我們在12/17,禮拜六的下午,將舉辦一場講座,以正念概念為主,本書架構為輔,現場與讀者分享正念的觀念,並且實際帶領正念的體驗。
- 在講座之後,相信可以對正念有最基本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親自體驗過正念,並且把這樣的方法帶回家,作為自己正念之旅的第一站。
- 歡迎大家一起來與我們共渡一個正念的下午。來聽講座,可以用更優惠的價格把本書帶回家,歡迎大家報名參加!(詳情請點此)
這堂課適合誰
- 被壓力追的疲憊不堪的你
- 想知道如何處理低落情緒、焦慮感受的你
- 常常被說想太多、易操煩的你
- 想了解心理學如何探討正念的你
- 想用正念來提昇生活品質的你
合作夥伴
- 「心理師想跟你說」,是兩位希望科學心理學能為大眾所用、所需要、所期待,甚至所愛的心理師組合而成的團體。
- 致力於推廣心理學的實用知識,期望能結合使用者經驗、設計思考的精神,讓心理學的服務可以更近人、更舒服、更沒有門檻。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