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山田宗樹《怪物》,因陌生而恐懼,因恐懼而憤怒

日文書名:Gifted(ギフテッド、2014年8月出版)
中文書名怪物(獨步文化,2016年6月出版)

這是一本很「社會心理學」的小說。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研究個人的思想、感受和行為如何會受到旁人(無論是實際存在,或只是想像中存在的)所影響。(印用自陸洛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身分。是男、是女,是亞洲人或美洲人,出生時器官完整亦或有些先天的疾病。許多特徵、性徵、特性、特質,幾乎都在精子、卵子結合的瞬間被決定好了。

當這些先天的特徵被安排好之後,我們的人生往往會因此而有一些特定的發展。舉例來說,在台灣男生要當兵,不管你是自願還是不願意,贊成或反對戰爭(或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都得走過這條路。因此,男生又會被歸類為:當過兵的、沒當過兵的、替代役的、扁平足的、免役的,等等標籤。

就這樣,長大的過程,每個人都逐漸累積了不少標籤。

標籤是別人可以用來快速認識彼此的工具,這是標籤的好處。因為,大多數的標籤,我們都還算熟悉。因而可以增進彼此溝通的速度,減少花費多餘的力氣。

但標籤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一旦我們對標籤的了解其是有限,或者根本有所偏誤(卻不自知)時,標籤就反而成為彼此更認識彼此的障礙。

在這個資訊流動世代,有大量的標籤被創造出來,你我耳熟能詳。像是遠古時代的LKK、SPP,到現在的御宅族、繭居族。我們大概都略知一二。但這部小說就是想點出,這種「略知一二」很可能反而誤導我們犯了兩種錯誤:

一、我們真的了解這群人嗎?還是,我們總用著我們「自以為」懂的那麼一點點略知一二,去跟這群人互動?

二、這群人全部都長一樣嗎?還是,在同一個標籤底下的每個人,其實都還是有著自己的樣子,值得我們去挖掘?

這部小說精彩之處就在於此,作者以生理上的特殊性(有些人出生後就比別人多了一個器官)為故事起點,讓這個生理特異開始與社會情境互動。因而引發了後續的故事:一般人因陌生而恐懼,因恐懼而憤怒的故事。

書腰上寫著:
我們的特殊就像一場隱形的病,一旦覺醒,就化成教人瘋狂的瘟疫。人性,原來是求生時最大的累贅。
我們可以把「特殊」替換為許多現代社會早就存在的現象:愛滋病、殘疾、弱勢、遊民、罪犯等等。小說精彩之處,我覺得並非一些科幻的設定,而是在故事發展之下,人們那麼自然的反應。這些出自於人性的反應,在這本虛構的小說中,反而顯得真實。「百年後,這部作品將成為現實!」作者的這句話只寫對了一半。因為,很多現象,現在早已是現實。

作者創造了一個架空的社會情境,試著呈現這種情況下,人類最自然的反應。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來看,我們稍微樂觀一點,只要我們對於我們天生的人性有更多的了解,在未來,我們就有多那麼一點的自由,做出符合我們內心意志與聲音的選擇。

推薦給對人性感到好奇的讀者們!




二十五年前,美國發現一名十三歲的少年體內存在「特殊臟器」。此後,全球不斷出現相同案例,科學家稱他們為「天賦者」並進行研究,渴望掀起全人類的進化革命。日本國內亦有數例,政府決定隔離這些孩童,進入特殊學校並接受觀察。

  達川颯斗,擁有天賦者特徵的少年,在特殊學校「光明學園」就讀。不少境遇相近的少年少女認為天賦者僅是無稽之談,但叫做村山直美的少年堅信他們有特殊力量。儘管一直無法證實力量的存在,但颯斗的不安從未消失,他並未告訴其他人,自己過去因一場霸凌而引發了異象……

  數年後,天賦者研究沒有明顯進展,批判政府聲浪四起,他們在青春期後便被終止隔離,回到社會。但長大的天賦者們對周遭一切倍感格格不入,他們被寄予厚望,最後卻一無是處,遭受排擠。孤單害怕的迷途之子們各懷心思,在將他們當成異類的日本,小心尋找生存之路。

  達川颯斗藏起天賦者的身份,和同伴保持聯繫,謀求共存;村山直美希望打造天賦者的棲身之所,在名為「聖堂」的廢棄建築和其他夥伴行動。然而,由於媒體輿論的壓迫,潛藏在他們體內的力量不幸爆發。一次又一次無可挽回的血腥悲劇,將天賦者逼上絕路,展開困獸之鬥……但是,人類進化的時刻已經降臨,只是殘存者絕不承認──由政府帶頭、排除「異類」的政治圍捕正要開始!
-

*註:本書之試讀本由獨步文化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