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之書

生活中充滿著可能會使人受傷的各種事情。

戰爭、虐待、暴力、天災、人禍、生病、老化,這些概念都潛藏在我們身邊,對於某些事,我們確實很渺小,不知道它們何時會發生。

心理學家、精神醫學專家發現,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在心理上確實會受到影響,因而提出了「創傷後症候群」的概念。這個概念提出之後,他們花了很大的力氣在研究如何讓經歷創傷的人慢慢回復原有的生活。雖然還在努力中,但目前對於創傷治療,心理學、醫學已經有了不少有用的發現與治療方式。

同時,在研究創傷的過程,另一群力量慢慢的被發現了。有一群人,在經驗創傷的過程或者在療傷的路上,慢慢長出了某些「力量」。這些力量,被稱做「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PTG)。

根據Tedeschi & Calhoun (1996),創傷後成長最早被定義為個體在經歷創傷性事件之後,自我知覺或體驗到的心理上的積極改變或有正向改變的經驗;在整個「創傷後成長」的過程中,主要著重當事人在創傷後能否從轉變中重新認清自我,從而另定「目標」及重新投入生活。在心理學中,也有不同的概念指涉類似的現象,比如說:復原力(resilience)、benefit finding等。

在華文市場中,已經有不少介紹這樣現象的翻譯書籍,整理如下。

1. 心理韌性訓練:德國心理教練帶你平靜面對每天的挑戰
 

2. 韌性:挺過挫折壓力,走出低潮逆境的神秘力量
(本書結構零散,讀起來不太過癮)
 

3. 心理韌性的力量:從創傷中自我超越
 

4. 被卡住的天才:用韌性釋放被禁錮的才智

5. 韌性:絕境逆襲者的心智戰書
(以故事為主軸的書,喜歡故事者會很享受;可惜錯字有點多)
 

6. 創傷的積極力量:正向心理學與焦點解決治療的合作策略(上)
7. 創傷的積極力量:正向心理學與焦點解決治療的合作策略(下)
(主要供助人者、老師等參考的工具書)


8. 挫折復原力:在人生中找到平衡、自信與能量(絕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