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正常人:臨床心理師的反思

 

Saving Normal:An Insider’s Revolt Against Out-of-Control Psychiatric Diagnosis, DSM-5, Big Pharma,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Ordinary Lifeby Allen Frances

「每個人有各樣的生活經驗,有各種情緒起伏:壓力、失望、傷痛、挫折。這些都是作為人類會陷入的低潮狀態,不應當作精神疾病。」 今日,數百萬人整天擔心自己生病,也被診斷出精神疾病,還接受許多不必要的治療。在《救救正常人》一書中,法蘭西斯醫生警告,我們把日常生活問題貼上標籤,當成心理疾病,普通人被汙名化,醫療資源因此大量被浪費。其實,我們天生有恢復能力,能自我療癒,千百年來都靠此保持正常運作,現在卻把這些責任交給大藥廠,讓它們賺進大筆白花花的鈔票。 在過度診斷下,正常人都變成精神病人:悲傷就是重鬱症,老年人忘東忘西就是輕度認知障礙,發脾氣就是暴烈性心情失調,貪吃就是狂食症,更別說大部分都有成人注意力缺失症。 法蘭西斯醫生巧妙地列出幾波精神疾病的熱潮,他強調,如果我們一再把人類正常情況貼上疾病標籤,就等於一點一滴放棄人類的適應性與多樣性,把正常人生變成黑白。《救救正常人》就是要喚醒我們珍視人性的全貌。
通通都是神經病

昨天才跟一位個案討論到,台灣民眾對於「精神疾病」、「心理疾病」這些概念多半一知半解。提到精神疾患、精神病,大家可能會立刻想到「就是那種會在捷運上鬼吼鬼叫,在路上裸奔的啦」,或者是被俗稱為「神經病」的那群人。




當代精神醫學主要乃源於西方,很多概念都是「翻譯」而來的。即便在西方,同樣的概念也可能因不同歷史脈絡而有不同的名稱。當一個人心智出現狀況時,可能被稱為mental disorder, psychological disorder, mental illness, metal problem,再複雜一點更可以延續到symptoms, signs等概念之共存現象。這種文字/語意的細膩差異,很難透過翻譯被詮釋,遑論其背後的歷史脈絡,更不是翻譯有辦法精確呈現的。因此,我們現在使用的精神醫學標籤多半是「模糊」的。而模糊的東西便帶有許多空間,大家都會用自已的方式去詮釋,因而造成更多我們不希望的刻板印象與污名化。

事實上這些「標籤」,都是人類思考的產物。為了快速歸納出某一群特定的人,我們創造了很多標籤,不僅僅是精神醫學裡的憂鬱症、躁鬱症、強迫症,甚至神經病、瘋子、有病的人都是標籤的一種。不過有別於內外科醫學,精神醫學的標籤,「人為創造的」成分非常濃厚。不像抽血檢查,血壓、血糖、血脂多少就是多少。以憂鬱為例,是誰規定憂鬱情緒要超過14天而不是15天,16天不行嗎?憂鬱症狀要包含這幾項,而不是另外那幾項?在這本書中,就花了不少篇幅解釋精神醫學中診斷領域的發展與限制,這點我覺得是每一個關心自己心理健康的人都應該了解的。

臨床心理師的觀點

在念研究所時便耳聞DSM即將改版的消息。當時我這個菜鳥慌張地問系上楊建銘老師,聽說DSM會大改版,那我們豈不是要重新學過了?我記得老師當時很冷靜的說,不會啊,「因為心理師關心的不只是診斷,而是每一個個體獨特的狀況。」一個人獨特之處,包含他的困擾、壓力、生理、心理以及社會脈絡,只有把這些故事都弄清楚了,心理師才有辦法提供必要的協助。或句話說,心理病理學裡面,診斷只是一小部分;背後的病因與機制的全盤了解,更是這門學問裡面的關鍵。

診斷當然有其重要性,它快速、省力、幫助溝通。不過,診斷也有其不利之處。這本書就提到,診斷把一個人一生中最有趣的故事都忽略了。我們知道這個人有憂鬱症這個診斷,應該服用抗憂鬱劑、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但卻很容易忘記,每個憂鬱症患者背後都有其獨特的故事。有時,這些故事可能才是臨床心理師在心理治療時,促使改變發生的原料。

演化的力量

貫穿本書的另一個思維是「演化」。根據歷史經驗,老天爺會讓「變異性最多」的物種更有機會生存。地球上的物種非常多,這眾所皆知。但是我們很容易忽視,其實物種之內的差異,可能遠比物種之間的差異更大,像是萬花筒一樣複雜、絢麗而迷人。以人類為例,從身高、膚色、體重、血型等外觀表徵,到內在的個性、智能、情緒穩定度、注意力、決策、判斷等特質,每個人都有所不同。這些「個別差異」就是(老天爺)演化之下的結果。當我們要用這些「個別差異」來論斷一個人是否「正常」時,或許應該記得,以更巨觀的角度來看,所有的「差異」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只是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某些特質較不適應這個環境,同時造成個人或他人的困擾,就值得醫療提供協助。

當然,診斷還是重要的

雖說如此,這本書想講的不是「診斷」這件事不重要、應該廢除。而是,制定診斷的專業人士,應該要非常謹慎小心,以免把過多「正常」人,拉近了精神醫學的範圍。這個動作會讓我們每個人與生俱有的自我療癒能力無法出場、有機會展現。當然,對於某些症狀較嚴重的人來說,勇敢的接受診療,也是重要的。本書的另一主軸就是在討論藥廠在精神醫學裡的演變,這部分也非常精彩。不過用藥在台灣並非臨床心理師的業務範圍,小弟就不多予評論。

本書作者文字使用小辣,偶爾嘲諷卻不置於讓人不舒服。在許多重要觀念的解釋上,也非常適合大眾閱讀。雖然翻譯為中文的版本,找到一、兩個錯字。不過整體翻譯之後閱讀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困難;非常推薦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讀者一起來閱讀。文末,附上幾句我很喜歡的句子給大家參考:


  • 「並非每種失落都需要診斷,也不是每一種問題都有藥可解。生命的困頓艱難,不是靠制式的程序就可以解決。」
  • 「正常取決於脈絡,而非測驗分數。」
  • 「我們只想追求簡單明白,忽視了細緻幽微之處以及個體差異。不同的個體的憂鬱經驗不盡相同,充滿豐富的多元性,但是轉乘制式標準後,許多東西都消失了。」
  • 「大部分的人用名稱思考而不是數字。演化壓力塑造了人類的心靈,我們傾向用簡單的命名描述世界,而不是數字。」...「眾所周知,名稱並不準確,」
  • 「個體在生物、心理及社會各方面都具有韌性,人類構造機能優良,但實在太過複雜,無法時時刻刻都完美無瑕。若有一點小故障就亂貼精神疾病標籤,反而會失去正常。」
  • 「沒有一個電腦工程師能有如此壯志(能力更是不用說)造出(如大腦)這麼複雜的產物,過程中有太多可能出錯的地方,會出錯更是無庸置疑的。不過大自然已經找到了尚稱良好的方法,讓身體發出各種訊號,以隨時補償平衡。」
  • 「恆定性跟時間是絕佳的天然治療師,大部分的人都具有韌性。」
  • 「部落需要維持人力平衡,調配每個人的能力。萬一大家全都是領袖或跟隨者,全是戰士或和平主義者,全是偏執狂或天真好騙的人,都不會是好事。」
  • 伏爾泰:「關於醫療這門藝術,有時候治病的是大自然,醫生的功用則是娛樂病人。」
  • 「我們真的想要伊底帕斯去看心理醫師,哈姆雷特接受短期認知行為治療,李爾王服用抗精神病劑嗎?」

ps.在網路上看到這篇社會學的論點,非常精采!
>> 社會學觀點的討論(彭仁郁)

留言

  1. 寫得很棒!
    版大文中的英文是mental disorder, mental illness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的支持,我把錯字改掉了!
      Ps.根據這位作者的說法,我這樣很可能被歸類到ADD裡啊!

      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討論與回饋 :)

留言時請注意網路禮儀、個人隱私與相關法律規定。

在出現爭議留言時,部落格主人有權在第一時間先予管理或刪除留言。

請確認您理解上述規則後再行留言。
若有不願公開之訊息分享,亦可寄信至psy.su.tw@gmail.com。